一、Linux内核的组成 1)进程管理 2)内存管理 3)网络协议栈 4)文件系统 5)驱动程序 6)安全功能(selinux)
相关概念: Linux系统的组成部分:内核+根文件系统 内核: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就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相互通信,交换信息的方法。Linux IPC基本上都是从Unix平台上继承而来的。主要包括最初的Unix IPC,System V IPC以及基于Socket的IPC。另外,Linux也支持POSIX IPC。 运行中的系统环境可分为两层:内核空间、用户空间; 内核空间:内核代码(系统调用) 用户空间:应用程序(进程或线程) 内核设计流派: 单内核设计:把所有的功能集成于同一个程序;(Linux) 微内核设计:每种功能都使用一个单独的子系统实现;(Windows solarls) Linux内核特点: (1)支持模块化:.KO(kernel object) (2)支持模块运动时动态装载或卸载 组成部分: 核心文件:/boot/Vmliuz-VERSION-release ramdirk: CentOS5:/boot/initrd-VERSION-release.img CentOS6,7:/boot/initramfs-VERSION-release.img
二、CentOS系统启动流程 总体启动顺序: POST(加点自检)-->Boot Sequence(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oot Loader(MBR:主引导记录)-->Kernel(ramdisk)-->rootfs(根文件系统)-->switchchroot-->/sbin/init/(/etc/inittab /etc/init/*.conf)-->设定运行级别-->系统初始化脚本-->关闭启动相应服务-->启动终端
各流程细化说明: 1、POST加电自检 主要是检测硬件设别是否能正常的运行,然而实现自检功能主要是由镶嵌在主板芯片(CMOS)上的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程序,检测没问题之后进行硬件设备的初始化。
2、Boot Sequence(启动管理程序):选择启动顺序加载MBR Boot Sequence是一个程序,它依赖于某个硬盘硬件,准确的说是第一个硬盘扇区的MBR,从而按次序查找各引导设备。
3、MBR引导,bootloader引导加载器,启动程序 MBR(Master Boot Record):此记录在0磁道1扇区,总共为512字节,前446字节为bootloder,后64字节为分区表信息,主分区加上扩展分区不能大于四个,最后2个字节为校验信息,为55AA。提供一个菜单,允许用户选择要启动的系统或不同的内核版本;把用户选定的内核装载到RAM中的特定空间中,解压、展开,而后把系统控制权移交给内核。
4、kernel内核实现 kernel自身初始化,实现功能,借助ramdisk探测可识别的程序,以自读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运行应用程序:/sbin/init
5、/sbin/init/管理用户空间服务进程 设定运行级别,进行初始化脚本,关闭或启动相应的程序,启动终端。
演示: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加载内核,就是MBR中的前 446 个字节,是BooTLoader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要选择要启动的内核。 GRUB相关说明: ………………………………………………………………………………………………………………………
主要是由device.map,menulst,stage1,stage2,以及一系列的stage1_5组成。 device.map:存放的是内核文件的根分区 menu.lis:为菜单列表,里面为可选择的菜单列表,存放于stage2中。 stage:用于grub引导程序过大,所以分2段引导,第一段存放在MBR中,第二段存放于内核文件系统中,第一段引导完成后可以找到第二段。 但是,第二段是存放于内核文件系统中的,此时还没有格式化文件系统,如何可以访问到第二段的menu.lst,就需要借助于中间层 stage1_5,有它来协助 stage1 段来访问stage2阶段。stage1_5通常位于stage1 字段后的 63 个扇区。 由于stage2 在内存中存放可以使用的文件系统不确定,所以这就是有多个stage1_5 的原因。
Grub Legacy:分三阶段 stage1:存放在MBR上 stage1_5:存放在MBR之后的扇区,让stage1中的bootloader能识别stage2所在的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stage2:磁盘分区(/boot/grub/) 引导加载程序先读取MBR上的gurb第一阶段,由于MBR很小只有512字节采用grub这种方式引导程序,随后读取扇区中的stage1.5阶段,读取1.5阶段以后从而就能驱动第二阶段stage2所在的磁盘分区,stage2是存放在磁盘分区上的还包括了内核文件及ramdisk等都在这个分区上存放的;这就是为什么通过Bootloader之grub就能够加载内核文件的原因。 注意:当前硬件平台,主板BIOS必须能识别硬盘,然后BIOS才能加载硬盘中的Bootloader,磁盘中的Bootloader自身加载完以后,就能够识别当前主机上的硬盘设备了。 但硬盘设备能识别,并不代表硬盘上的文件系统能识别,因为文件系统是额外附加的一层软件组织的文件结构,所以要能够对接一种文件系统,必须要用到文件系统驱动;对应的应用程序必须能识别和理解这样的文件系统才可以,这种程序就称为文件系统驱动;grub的1.5阶段就是给gurb提供了文件系统驱动的,从而就能够访问对应的第二阶段和内核所在的分区了,这通常是一个基本磁盘分区;所以grub第二阶段以及内核和ramdisk文件通常都会放在一个基本磁盘分区上;因为grub驱动不了逻辑卷这种高级接口。 stage2一般是挂载至/boot/grub/目录下;grub也有自己的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且通常有个符号链接文件:/etc/grub.conf; stage2的功用: (1)提供菜单或交互式接口; (2)能加载用户选择的内核或操作系统; (3)为菜单通过了保护机制。
/boot/grub/grub.conf配置文件详解:
(责任编辑:最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