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90%的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其中,也不乏崛起中的“中国创造”。随着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其周边产品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很多名不见经传的配件厂商,凭借准确的入行时点,较低的起步门槛,并借力中国电商的爆发…… 陆续在中国挖到第一桶金。对于未来的创富之路,他们仍抱有很多憧憬。 而后的2013年,Google Glass又烧起硬件智能化之火。随后的一系列收购:Nest 32亿美金,Oculus 23亿美金,Beats又一个32亿美金;大洋彼岸的创富故事再次激励着一大波中国创业者、资本和资源涌向智能硬件。 眼下的中国硬件市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山寨假货”总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残酷的恶竞争压力,终于把一部分果敢的硬创者(智能非智能的都有)推向了美国。他们前来寻求新的创新机缘,拓展美国市场,顺带着招贤纳士。小编近日有幸在硅谷探访了这样几个中国的硬件厂商,听他们讲述硅谷拓荒那些事儿。 一、抱到大腿很受益 你或许没听过九安,但你一定听过iHealth(除非你不是智能硬件发烧友);后者曾于2011年推出全球第一款连接iPhone、iPad的智能血压计。目前,iHealth已经是硅谷数得上的智能健康设备厂商,多个产品获得莫博士的推荐,也是苹果得力的合作伙伴。写稿间隙,小编数次登入iHealth官网,觉得这尼玛就是一家土生土长的硅谷创业公司啊;从网站设计到产品介绍,实在不能更洋气了,而且多少有些苹果的影子。 而就在几年前,iHealth背后的中国民营企业“九安”,还只是个传统的医疗器械公司,靠贴牌代工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2009年时,由九安贴牌、代工生产的电子血压计销量已达400万台,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贴牌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一台血压计的利润变得只有几块钱,九安开始寻思着转型求发展。 iHealth美国负责人Jeff告诉我,九安最初就是从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获得了灵感,“2010年那会儿,我们在国内看了一些苹果开发者大会的视频资料,感觉到苹果也有开拓智能健康领域的企图心,后来就干脆毛遂自荐,联系苹果在北京的开发者社区,告诉他们九安希望成为苹果的开发者”。 Jeff表示,他们最初的目标非常具体,就是跟苹果谈合作。非常幸运地,苹果总部对九安提出的合作意向也很感兴趣,他们正捉摸着布局智能健康领域,看好九安15年的专业经验和庞大的研发团队。只是,苹果提出了3个要求:1)好的工业设计;2)好的品牌;3)好的App;而后两方面的欠缺恰恰是九安长期贴牌的隐痛。 九安当即决定,愿意在软件设计方面做到让苹果满意为止;并且,产品研发出来后,他们就立刻跑去注册新品牌。诚意打动了美方,苹果同意让九安试试。 有了苹果的扶持,九安的赴美之路变得顺畅很多。Jeff坦白告诉我,iHealth的第一款产品几乎是在苹果的指导下完成。从硬件工业设计,App设计,PR公司的选择,全球推广方案,苹果都贡献了很多资源。“他们配件部门的VP一直紧盯合作进程的方方面面,我们申请iHeath商标的时候,他还专门订了张机票,跟我们一起飞到新泽西去办这个事情”,Jeff说。 “跟对大平台真的很奏效”,Jeff告诉我,“苹果对其看重的合作伙伴非常认真;当然,前提是我们本身提供的价值可以打动苹果”。 不是所有的硬创团队都能榜上苹果这样的大腿,但是九安的案例无疑带来了很多念想和启示。加油吧,骚年。 二、如何玩转“美媒”? 到底怎样才能搞定在美国的媒体推广呢?几乎每一个跑来硅谷创业的中国团队都为此头痛过。小编经常被身边的创业友人抓着问,“给介绍下TechCrunch、Engadget的人呗?我得出多少钱才能让他们给写稿啊?” 很遗憾,大家在中国玩得溜唆唆的“给钱就给办事”那招儿,在美国不太行得通。这边的媒体不care你的软广硬广方案,只看重你pitch的故事梗是不是有趣,你的产品是不是足够吸引人。 关于这点,已经驻扎北美一年半的数码配件厂商乐泡深有体会。CEO范峻苹告诉我,他们来了美国之后,马上花了大价钱请了PR公司,自己市场部也有几个同事想方设法联系媒体,希望增加曝光率。“在国内做媒体推广真的很简单,只要出个广告营销方案,用共赢的思路去运作媒体就行了。可在美国不行,必须用产品和态度去打动编辑,人家根本不要你投广告”,范峻苹说。 iHealth的北美负责人Jeff表示,借由苹果的平台资源,很多推广的事情都变得没那么困难。事实证明,苹果推荐的PR公司很好使。“我们的整套营销方案,苹果在里面功不可没。iHealth的PR公司就是苹果推荐的,当时我们希望PR能帮着做出三四十篇报道,他们也答应了,还写进了合同中去。后来我们第一款产品推出的那天,iHealth就登上了所有主流科技媒体”,Jeff说。 iHealth曾经把旗下的3款产品寄给莫博士,后者最后只挑了其中的一款报道。“美国媒体欢迎你把样机寄给他们,至于报不报还是产品说了算”,Jeff告诉我。 对于刚来美国创业的硬创者来说,搞定美媒无疑是个花钱又花心思的功夫活儿。没错,如果你的产品足够NB,人家可能也会闻着味儿过来。只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在这个年代已经越来越少了。 三、招人,难难难! 许多硬创者都是背负着整个国内团队的使命,只身一人前往硅谷拓荒。他们必需在短时间之内身兼数职:找律师,注册公司,做商标,招聘新人,找PR公司,做市场调研,谈合作等等。其中,组建本地化的团队是当务之急,只有招到人,才能将日后的大计划迅速铺开。 然而,小编从拓荒者那儿得到的普遍反馈是:招到接地气的人太TM难了。大家普遍意识到,要想在美国融入当地的生态链,媒体,渠道,文化,就要以本土团队的运营和管理为主。但是到哪儿才能招到年轻、有活力,跟自己有着一致事业追求和品牌理解,还兼具创业精神的人呢? 有硬创者告诉我,他们试过在成熟的职场社交网络上(如LinkedIn)发招聘广告,后来发现效果并不好;有经验的职场人士往往看不上他们这种初来乍到的中国创业公司。另外,就算破财请猎头公司,也往往落得“人财”两空的境地,推荐来的人多数不靠谱。 乐泡CEO范峻苹说,“我们后来还是选择到学校里面去招,先招到一些中英文都会的留学生,然后再逐渐去招纯老美过来做销售和BD;最初招到的3名员工是我们美国团队最大的财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