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流放 1999年上半年,谷歌经历了疯狂的增长,这种用户使用量的增长需要新的资金注入,购买更多的服务器,招聘更多的员工。但谷歌当时候还没有赚到一分钱。 佩奇和布林开始寻找新的投资者的时候,佩奇提出了一个首要的条件:他和布林要保留公司的大多数投票股,并保持对谷歌的绝对控制权。 最初,硅谷风投资本家们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 随着谷歌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嘲笑也逐渐散去。不久之后,硅谷两家最知名的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和,同意向谷歌投资2500万美元,同时答应佩奇提出的条件。 但投资者仍然有自己的怀疑。作为允许佩奇和布林保留谷歌大多数股权的交换条件,他们要求年仅26岁的佩奇从CEO位置上退下来。他们要为他实行成人监护。 正如史蒂芬·列维所写,Kleiner Perkins合伙人约翰·多尔(John Doerr)告诉佩奇说,一位世界级的CEO能够“干出更优秀的工作,打造出世界级的管理团队”。 佩奇接受了这个条件。谷歌确实需要这笔钱。 然而,这笔协议达成之后几个月,投资者已经无法撤回资金的时候,佩奇打电话给多尔说,他和布林改变了主意。“事实上,我们认为我们两个人能够把公司管理得很好。”他说。 或许佩奇最初答应了多尔提出的条件,认为谷歌确实需要一位世界级的CEO,只是后来改变了主意。但也许并非如此。佩奇一直是一个控制狂。一位大学好友回忆说,早在密歇根大学时期,佩奇就是“控制狂和偏执狂”,因为“他想要把一切都做对、做好”。 1998年,佩奇和布林决定带着谷歌的全部8名员工把公司搬到Lake Tahoe。他们租了一辆厢式货车之后,发现如果指定一位司机,可以每天节约2.5美元。佩奇决定自己担任司机。于是,他开着货车一路前行,其他人则在后面玩数学游戏。 道格拉斯·爱德华兹说,这是天生的。“拉里不想把自己的生活交到任何人手里。”他说。真相就是,佩奇认为他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管理谷歌,至少是除了布林提供的帮助之外。他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新的投资者。 多尔大发雷霆。很显然,他认为佩奇并不适于领导一家大型公司,而且他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令人沮丧。 他建议佩奇与多位大型科技公司CEO见面,包括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CEO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亚马逊CEO杰弗·贝索斯(Jeff Bezos),并咨询他们关于工作的建议。多尔认为,佩奇回来的时候,肯定会认为自己需要帮助。 佩奇很爽快地答应了。所有会见结束之后,他给多尔打电话,说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佩奇认为,如果说谷歌真的需要一位CEO,那只有史蒂夫·乔布斯能够任胜。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但多尔很高兴听到佩奇认为世界上终究还是有人能够提供帮助。于是他们共同面试其他候选人。多尔向佩奇和布林推荐了Novell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 谷歌聘请了施密特。2001年3月,他以董事长的身份加盟,8月份成为CEO。 佩奇同意了这个安排,但却并不感到开心。他对自己在新权力结构里的地位感到不满,他的头衔是产品总裁。他甚至开始怀疑他是否在这家公司已经可有可无。 就在这段不确定时期内,2001年7月,佩奇推动谷歌实施了那次设计拙劣的工程业务重组。此举立即向大多数观察人士证明,多尔一直以来都是正确的。 佩奇这样做还有一个动机:摆脱那些向施密特报告工作的项目经理,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的控制权。 在佩奇的领导下,谷歌已经在滑轮曲棍球和论文答辩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但是渐渐地,谷歌员工对于由一位更加灵活、更加体贴的人来管理公司感到越来越高兴。 打造Android 谷歌已经可以从广告中获取大量收益,施密特对公司的管理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佩奇开始认识到,他终于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到2005年,佩奇的其中一个理想是研发手持计算机,它可以把谷歌服务装到地球上每个人的口袋里。因此,当年佩奇要求谷歌企业开发部门收购一家拥有同样梦想的小型创业公司。这家创业公司名叫Android,公司CEO和联合创始人名叫安迪·鲁宾(Andy Rubin),他曾是苹果高管,他曾经开发出风靡一时,但最终失败的互联网电话Sidekick。 收购Android是拉里·佩奇一手促成的。佩奇没有将这笔花费5000万美元的交易告诉施密特,直到交易完成。布林知道这笔交易,但他没有丝毫兴趣。 佩奇将Android定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只是名义上属于谷歌。因此,鲁宾可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不必受到母公司的干涉。Android甚至有自己的办公楼,普通谷歌员工戴着工作证也无法进入。施密特就当这个部门根本不存在,因为对于当时坐拥大量资产的谷歌来说,5000万美元花得值不值根本不必担心。 佩奇把Android当作一个热心的项目,他大量的时间都是与鲁宾在一起,甚至因为对谷歌其他方面关注不够而感到愧疚。再一次,这应当是施密特的工作。 接下来两年里,鲁宾开发出了自认为技术水平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不久之后,2007年前往拉斯维加斯时,鲁宾在出租车上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看到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苹果的互联网手机。这就是iPhone,相当有魅力的产品。 鲁宾心想,老天爷,我们要重新做自己的手机。他让出租车停下来,以便更好地观看乔布斯接下来的演示。 大约一年之后,2008年9月,T-Mobile推出了第一款使用鲁宾团队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G1。这款操作系统就像iPhone的翻版,但却是一个不错的翻版,而且可以免费提供给手机生产商安装。 手机生产商想要追赶苹果,运营商想要与iPhone在美独家运营商AT&T 保持同步,于是谷歌的这款操作系统迅速普及。2009年第二季度,Android手机占手机总销量的1.8%,到2010年第二季度,Android销量已经占到了17.2%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苹果的14%,这也是Android首次超越苹果。不久之后,Android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手机操作系统。 到2010年,佩奇已经在打造两项随处可见的科技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两项科技都改善了世界上人们的生活。谷歌,这家最初从论文答辩开始的公司,使得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更加强大的工具。后来,在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佩奇维持了Android的发展。现在,Android已经使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用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只是时间问题。 实现如此巨大的二次成功,而且是作为一名经理取得成功,大大提升了佩奇对自己的管理能力的自信心。佩奇也认识到自己职业生涯早期的错误。他很高兴能够与鲁宾合作取得成功。 佩奇一直存在信任别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正在改变,或许是因为他有了家庭。在2009年5月密歇根大学的毕业演讲上,佩奇谈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新婚妻子露茜·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和他们的孩子。“和我一样,你们的家人把你送到这里,你又把他们带回到这里。”他说,“请靠近他们,要记住:他们是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 问题接踵而至 就在Android普及和佩奇逐渐成熟的同时,谷歌基于搜索和广告的核心业务也在施密特的管理下不断发展。到2010年,谷歌市值达到1800亿美元,拥有2.4万名员工。真是一家大公司。 它也遇到了一些大公司特有的问题。《纽约时报》记者克莱尔·凯恩·米勒(Claire Cain Miller)在2010年11月的一篇题为《谷歌发展壮大,但要保持灵活思维》的文章中详细剖析了这些问题。 在这篇报道中,米勒援引了多位谷歌员工和前员工的话,他们称这家公司过于官僚和膨胀。她写道,谷歌过去将工程师所从事的项目限制为10个,但近年来已经增加到20个,甚至40个项目。更糟糕的是,“工程师称公司鼓励他们更少地开发新产品,而是专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 一位项目经理透露,他觉得是时候从谷歌辞职了,原因就是他需要在电子邮件里添加抄送很多人。另外一位项目经理告诉米勒说,他考虑离职是因为在谷歌工作意味着自己研发的产品公众曝光度太低。 除了官僚主义,到2010年时施密特领导下的谷歌还要应对另外一个大公司问题。它不再是硅谷的新兴巨头,Facebook才是。 到2010年,Facebook公司1700名员工当中,有142名从谷歌而来。 在谷歌高管当中,公司的老化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施密特从来没有真正改变佩奇时代形成的做决策时激烈争论的做法。十年之后,反复的冲突使得高管成为对手,甚至不愿彼此共事。 2010年秋天,佩奇感受到了谷歌的这些问题。他还感受到另外一个令他更加担心的问题。在施密特较为成功的任期内,该公司的进取心反而有所退步。 2009年,谷歌实现了65亿美元的利润,拥有2万名员工。佩奇看着这些数字想,我们有这么多钱,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做更多的事情?他禁不住想,为什么谷歌最近所做的最大项目就是Android,是一个施密特并不感兴趣的项目。 2010年秋天,佩奇在一次产品评估会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沮丧之情。埃里克·施密特、布林、佩奇,谷歌的顶级高管,以及他们的代表共同出席会议。与平常一样,佩奇安静地坐在那里看手机。一开始,一位高管介绍了一款帮助用户找到恰当的线下购物商店的新产品。 这位高管正在介绍,突然佩奇打断了他。“不,”佩奇直接说,“我们不做它。” 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沉静。 “我们要开发的产品,应当是利用科技解决数亿人面临的大问题。”他继续说,“看看Android,看看Gmail,看看谷歌地图,看看谷歌搜索。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要开发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而这并不是。” 佩奇并没有大声说话,他不需要这样做。他所表达的信息已经足够嘹亮和明确。 那年12月,佩奇、布林和施密特坐到一起进行了一次讨论。在2011年1月20日的谷歌电话会议上,施密特宣布他将结束谷歌CEO生涯,这个职位将由拉里·佩奇重新担任。施密特将转任谷歌执行董事长。当天晚些时候,他发了一条Twitter消息:“成人监护再无必要。” 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