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吧上线一周年,创始人陈华称自己心态已经变得平和 5月的最后一天,唱吧迎来了一周岁的生日。在闭关了几个月之后,唱吧创始人陈华接受了TechWeb的专访,坦诚唱吧创业一周年以来的“变”与“不变”。 2012 年唱吧的一夜爆红让陈华首次在移动互联网创业路上尝到“火”的滋味。一年后,这款掌上KTV共积累了数千万左右的用户,月活跃用户在百万级别。而相比去年的频繁曝光,陈华今年的风格则变得低调起来,他向TechWeb透露,今年自己的心态有了变化,闭关几个月也一直在研究产品,“说的太多其实也没什么用”。 坚持音乐核心 不着急商业化 “相比去年唱吧火爆时的兴奋,我现在的心态变得更平和了”,陈华说,“我不确定自己的创业路是否已经成功,毕竟离赚钱还很远,公司没有上市,未来怎么样还充满变数。怎样让产品长期的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我面临的挑战还很大。” 带着核心团队,专注把产品核心功能做好,是陈华几个月来唯一在做的事。现在的唱吧团队并不庞大,保持在30-40人左右的规模,陈时就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办公,远远看去与程序员们没多大差别。 一年代表一个轮回,对于一款产品而言,一年可能代表数十个版本的更新迭代。作为一周年颇具纪念性的版本,唱吧昨日正式发布了4.0版,新版本的音乐玩法也有了变化,加入了视频和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录制唱歌视频上传,也可以将其他用户的歌曲转发到自己的主页。 上述功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具备相应功能的产品,前者的YY、9158,以及后者的微博、。但强调,这些功能仅仅作为辅助功能存在,不会改变唱吧以好音乐和唱歌的人为中心的产品定位,“在功能丰富的基础上,我们追求结构的扁平化,绝不喧宾夺主”。 在此之前,唱吧曾推出金币购买服务,首次尝试商业化动作,坦诚现在的用户付费量并不大,未来会不断增加可以供用户花钱的功能,但不会刻意突出商业化元素,而仅仅让商业化变成“需要时才出现”的模式。 同其他生活服务类应用一样,唱吧也与线下KTV展开合作,后者也希望通过唱吧进行团购导流,但被陈华拒绝,“我一直不愿意加入这些元素,一是并不会带来太多收入,二是不想破坏产品和团队的专注度,我们的重点仍然在用户上,对于商业化我们还不急,先做一些探索就好”。 目标融入音乐产业链 移动应用争夺入口战日益激烈,平台化成为趋势,去年年底唱吧也推出K歌开放平台,供公司或者广告主组织唱歌比赛,但唱吧开放平台更像是一个功能,平台化对于垂直应用来说并不容易。 但作为垂直音乐社区,唱吧围绕兴趣聚合,与微信、微博的用户大量重合但并不排斥,“我们不太可能像QQ或微信一样的平台,但不排除用户数足够大的时候产生平台的影响力”,陈华说。 相比抢占平台或入口资格,陈华更希望做出一款让几千万人都认可的产品,甚至未来成为音乐产业链条的一环(如原创音乐的源头和平台),而不是仅仅处在一个外围的位置,只有这样,对于唱吧来说意义才会更大,更有想象空间。 唱吧火爆背后也引发模仿者跟随,但目前均未达到唱吧的用户规模及口碑。陈华表示,并不担心被模仿,“现在唱吧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一个量级,我们的心态很好,如果巨头进入,尽管做老二也不错,但我们还是不会轻易认输”。 截至目前,唱吧共获得两轮融资,业界也曾传出其投资估值已接近5亿。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华的态度开放,唱吧目前与百度、腾讯、阿里、360等平台都存在合作,但现在并不想站队。陈华笑称,“我们现在不缺钱,也会努力延续这种不缺钱、也不乱花钱的状态。” 在唱吧一周岁这一天,陈华酝酿了一出特别的周年庆祝方式——举办一场类似于淘宝光棍节的线下节日品牌“麦霸节”,打造草根节日。所谓“麦霸节”是唱吧联合全国数百家KTV展开的一场优惠及营销活动,在5月31日这一天,凡是唱吧的用户,凭借手中的App就可以去任何合作KTV免费唱上2小时。陈华希望将这场活动做成类似于淘宝“光棍节”一样的歌友狂欢日,成为唱吧的一个活招牌,“我预期会引发KTV的大爆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