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容易,虽然父亲没有对我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这个订单让父亲、让我都松了口气,我们选择的路没错。”崔建军说。 崔建军 共识转型新家具抢市场 2004年后,中国的红木家具市场节节攀升。尽管很多家具在二级城市标价30万无人问津,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却可以标价60万,甚至供不应求。搭着这趟顺风车,京华鸿的订单也在不断增加。2004年,其年销售额已超过500万,崔氏父子之间的合作也愈加默契。 “我不再干涉儿子的营销运作,我也乐得去将自己几十年的工艺、思想放在生产中,外面的世界就让年轻人打理吧。”此时的崔文树已完全放心让儿子去闯荡,他给予崔建军的是信任与支持。 眼前的“繁荣”并未让崔建军高枕无忧。“2004年,虽然‘高仿’家具依然在市场中有着非常大的利润空间,但我的关注点却转变了,即减少制作‘高仿’的力度,进军新家具市场。” 几年来市场运营的经验让他深切地感到,红木家具一旦贴上高仿的“身份牌”之后,其价格就只能比普通红木新家具略高,而丧失了品牌真正所含有的高附加值。“这就意味着用不了多久,京华鸿就会像那些专给国外做代工的厂子一样,被边缘化、被‘别人’掌握命运。” 这次,父子很快达成一致。“我和父亲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毕竟我们的优质材料、高品质工艺、合理价格已经被很多客户所认可,未来‘高仿’市场会缺乏一定的成长空间,创新会越来越难。”崔建军说。 不久后,一批符合人体工学的新明清式家具问世了。“明清座椅都是高凳,而我从客户的反馈来看,将原来的尺寸下调了10厘米,使之更符合现代人居家感受的座位高度,而不变的是整体明清文化的感觉。” 到了2005年时,经过短短的8年时间,一个从作坊起步的小型民营企业,已从最初的年销售额数十万,摇身一变成为年销售额突破千万的企业。 联手 推动行业“抱团”创品牌 转眼间到了2010年,在中国年销售达20亿的红木家具市场中,崔氏父子的京华鸿公司已能够实现年销售额过亿的骄人业绩。 “如今父亲对我最大的支持就是品质和技术上的强大后盾,同时在各种市场决策上也依据我的意见来实施。对我来说,建立自有品牌的梦想在当下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崔建军认为,市场在重视品牌的竞争中发展,自己如果不能掌握先机必将断送企业的前程。 “我感觉父亲对产品的了解、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不仅影响了我,也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崔建军说,“比如说一种榫卯(使家具可无胶组合、自由拆卸)的技术,据我所知国内也只有数十人能掌握,而我们公司就有这样的人才,我们就在制作这样的家具。父亲对此也颇有造诣,这让我们的红木家具有了更高的价值。” 让产品打上“品牌”标签,传递艺术文化,这在崔建军的大脑中逐渐成型。“我在进行一种尝试,把我们的红木家具打造成真正的奢侈品。父亲对于选材、制工都有很好的把握,我则倾向于将文化及生活感受传递给我们的客户,我相信这样结合建立是完全可行的。” 但问题是自身规模尚不足抗衡众多业内“大鳄”,这让崔建军的目光转向了拥有巨大潜力的青县。 “中国企业有一种惯性跟风的习惯,如同福建遍地的鞋厂、服装厂,东莞电子行业风行一样,青县在我们父子的带动下,如今做新家具的企业也比比皆是,但规模都不大。”崔建军想,如果能够整合这些资源,依托父亲积累50余年的精湛技艺,结合自己掌握的营销网络,必能迎来新的发展。品牌、文化有了实力的“红木制造联盟”的支持,成功指日可待。 “我期待这一‘抱团’想法能够早日实现,用我们青县共同的力量打造一个中国红木奢侈品品牌,未来不论有什么样的困难,我相信我们的选择依然是正确的。”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