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放弃挣钱的生意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躲进”深山当起了“山大王”,夫妻俩种牧草、种粮食、种果树、养野鸡、养肉牛,经过11年的苦心经营,如今他们的“低碳农庄”已发展到上1000亩,年产值达200万元,成就了他们的梦想。 矿老板看中昨日,记者来到息烽县石硐乡南冲桥村境内的羊圈山,看到的是一片极富乡野气息的山水风光:山坡上,林木郁郁葱葱;山涧旁,果树缀满果实;林下鸡群自由觅食;牛栏里肉牛安静地吃着草。这就是林奇志、朱代琴夫妇经营了11年的“奇志生态园”。 山中的“低碳农庄” 羊圈山以前是一座硅石矿山。11年前,经营矿石生意的林奇志来到这里运矿石,发现这座有山有水有风光的山被挖得满目疮痍,他陷入了沉思:这种“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式的粗放型开发,最终留给后人的只是一片荒芜。于是,他决定投入所有积蓄,买下羊圈山近1000亩荒坡60年的承包权,他决心恢复此地的绿树青山,建一座生态园,发展生态型“低碳农庄”。 在银行工作的妻子朱代琴十分支持丈夫的行动,她办理了内退,和丈夫一起上山当起了“山大王”,从此过上了披荆斩棘的拓荒生活。 妻子辞职 随夫上山创业 一开始,山上的条件十分艰苦,夫妇俩在山上搭窝棚住,地气潮湿,被子经常盖起来是冰凉冰凉的。资金短缺,请不起工人,两人就自己扛起锄头一天接着一天地干,顶着毒辣的太阳,阳光晒得背上大块大块地脱皮,他们多年来没干农活的手重新磨起了厚厚的老茧。“多亏我家老林是铁道兵出身,吃得苦,所以我们才相互鼓励着熬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才有今天这个初具规模的生态观光庄园。”朱代琴说。 有件事让朱代琴至今记忆犹新:她的老母亲有一次上山来看她,看到女儿女婿扛着锄头在干农活,一身汗一身泥,心疼得边抹泪边对朱代琴说:“你怎么就闲不住呢,我刨了一辈子泥巴,好不容易才让你跳出了农门,现在你却又来刨泥巴。” 11年艰辛 成就创业梦想 “低碳农庄”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的凝冻灾害,给“奇志生态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笼网被冻坏,几百只野鸡全部跑光;大批树苗被冻伤冻死,夫妇俩看着满山的断枝残树相对无语。夫妻俩只得贷款百万,购买5万株小杉树补种下去。 11年来,生态园一年一个样。夫妇俩出资修了两条进庄园的水泥路,园内修筑了20多个储水池,解决山上的用水问题;逐年回填矿洞,在矿洞上种起了观赏树、经果林共20多万株,共恢复绿地700多亩,其中种植大板栗200亩、金秋梨50亩。同时,夫妻俩还养起了肉牛、蛋鸡、野鸡、野兔等,每年仅肉牛就出栏近400头,加上其他各种肉蛋禽和农副产品,2009年的总产值达200万元。 如今,生态园已经形成一个生态农业产业链,牲畜吃的包谷、牧草自己种,家禽采用放养模式饲养,畜禽粪便用来给果树施肥,山上的所有农产品都不使用化肥。以前不理解夫妇二人上山“自讨苦吃”的亲友们,现在都敬佩他们有眼光。今年3月,朱代琴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标兵”称号,受到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 让夫妇俩十分欣慰的是,他们11年累计投入的400多万元成本,现在正逐步收回。林奇志说:“现在矿产资源值钱,有人叫我把山上的矿挖去卖了,保证能找大钱。但我告诉他们,我现在不挖山,我要卖的是绿色生态。矿石总有一天会采完,但只要保住了绿水青山,收获是永远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