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永乐家电放弃单纯的批发零售,开始转向经营,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这一变革颇有成效,从1999年到2004年,永乐门店发展到108家,2004年总销售额高达160亿元。 “事实上,我自己也在变,一直在想,三年激情过去之后,我需要凭借什么领导企业。”陈晓认为,那时他开始对企业的经营理念逐步有了自觉,“感觉非常兴奋”。在他眼里,永乐家电是一家流通服务型企业。 国际化有点“怕” “这8年,永乐人依赖我,是因为我的工作给了他们信心。但是我毕竟不是天才,永乐有它自己应有的发展规律。”陈晓说。 在经过一次教训后,陈晓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2003年底,感受到数码产品发展的潮流,陈晓决定,2004年,永乐要在上海要开50家数码专卖店,并亲自做了提案,“自我感觉很不错”。由董事会提出后,很快得到了经管会全票肯定。 但是,数码专营店的形式并不成功,计划建造的50家店只开了一家,最后草草收常这件事对陈晓触动特别大。陈晓说,他曾坐在办公室里闭门思过几天。之后,他专门召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对自己的决策进行反思,最后明文规定:凡有董事长的提案,若没有反对票,该提案将不准通过。 “我自己清醒,还是犯了‘老板拍板’的错误。这是民营企业的通病,完全靠自身太难改造了。”陈晓说。 陈晓意识到,永乐急需国际化,希望通过内外力结合,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事实上,我们一直寻求与国际资本的合作,以改善我们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目前,我们与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将争取海外上市。这是二次创业的过程。我个人感觉,这比上一次创业困难得多。” 陈晓认为:“不同的资本结构对人的要求不一样,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自我蜕变、自新的过程。” “我每天都很紧张地学习,担心自己跟不上永乐发展的速度。”陈晓说,除了每天早上完成看报表与昨日销售材料等必修课外,他现在的阅读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同时,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尽力拉长了许多。 “这样的感觉真好。”陈晓说,“如果每隔几年,永乐有这样的发展机遇,每隔几年,我个人有这样的‘怕’的心态。我相信,永乐家电一定丝毫不会畏惧跨国零售巨头。” 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