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面包的开山鼻祖资溪 面包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秋,刚从部队退伍返乡的资溪农村青年、洪涛,利用在部队学会的面包制作技术,率先走出山门,在鹰潭市开起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他们凭着过硬的技术、辛勤的劳动和热情的服务,第一年就赢利3万余元。他们创业的成功,也点燃了资溪面包人创业的星星之火,小小面包能赚钱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并以亲帮亲、邻帮邻、组带村、村带乡,全县上下联劝,农民、工人、干部齐参与的方式,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于是,张协旺、洪涛他们带动亲戚、邻居、本村村民外出做面包,将面包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很快就使得一批农民开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面包连锁店党支书 钟启文是张协旺带出的第一批徒弟。1988年,钟启文辞去民兵连长一职,独自一人携带3000元到广昌开办了一家面包店,3个月就赚了3000多元。初战告捷,他马上又借来1万元在大余开了一家面包店,不到半年收入近万元。钟启文先后在四川涪陵、江苏徐州、浙江海宁、海南三亚等地开了面包店。期间,他还多次到广州、上海等地拜师学习蛋糕面包制作技术。1997年,他凭实力拿到了“黎国雄”蛋糕装饰研究发展中心(业内龙头)的金杯。 1998年,钟启文在浙江嵊州市投资30多万元开了一家面包店。由于他的面包和服务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他又在嵊州连开了三家连锁店。近日,他经营的面包店被中国烘烤协会授予了优秀饼店称号。2001年,他又在杭州市西子湖畔投资1500多万元创办了杭州艺发食品有限公司。经过短短1年的运营,该公司就拥有了全套美国进口现代化生产设备、全封闭无菌生产线,并已通过ISO9001国防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鲜奶油销售量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 徐全龙、徐金秀:面包艺术创作的传道人 在资溪,有一对夫妻闻名遐迩,他们就是“”、“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获得者徐全龙及其夫人徐金秀。 1994年,徐全龙所在的资溪水泥厂效益不好,他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那时,他才24岁。下岗后,徐全龙来到杭州,在一家面包店打工。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钻研,聪颖好学的他学会了面包的烘焙制作技术。 徐全龙决定辞掉工作,自己去创业。他带了从亲友那里凑的1万多块钱,在杭州开了1家面包店。8年过去了,徐全龙凭他的勤奋吃苦,由当年的1万元滚到了100多万元。 而这时的徐全龙和徐金秀却有了一种忧虑:资溪在外的面包店虽然很多,但其整体工艺水准不高,如不能提高工艺水准,整合力量、打出品牌,资溪面包就会被时代的浪潮吞没。于是他们给县委、县政府写信,希望在县里成立培训中心,以提高资溪面包的竞争水平。 2002年春,徐全龙夫妻俩回到家乡创办“全龙艺术裱花蛋糕培训中心”。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技术传给更多的人,尽力降低他人搏击市场的风险。同年8月,他们投资300多万元,率先在该县成立了面包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几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个弟子先后从“中心”走出,把蛋糕艺术传播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了他们奔向新生活的新起点。其中60%以上是下岗职工,30%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学业有成,95%都找到了就业门路,开办了属于自己的面包店。 徐全龙对记者说:从一个迷茫无措的下岗职工,到一个颇有收获的面包老板,再到一个颇具规模的培训基地的创办人,我用10年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下岗不是结束的句号,而是孕育了希望的逗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