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城外城刘长河:家居拓荒者的两次创业

时间:2014-09-09 00:10来源: 作者: 点击:
13年前,北京的南三环还是一片荒地,中国的市场也是一片荒地。 13年前,有一群人在南三环开始拓荒,也开始在中国的家居市场拓荒。 时值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人的钱包逐渐厚实

13年前,北京的南三环还是一片荒地,中国的市场也是一片荒地。

13年前,有一群人在南三环开始拓荒,也开始在中国的家居市场拓荒。

时值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人的钱包逐渐厚实了起来,但要想添置几件像样的家具仍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时,有点实力的家具公司才能开个小展厅,展示几件样品。偶尔有人把几个厂家的产品攒到一块儿,搞上几天展销会,就成了老百姓急着忙着赶场的 “购物节”。

那时的是北京最早涉足家具行业的三优诚实业总公司的一名营销经理。他想,何不搞个市场,请来一大批厂家,做个“永不谢幕的展览会”,让消费者随时来选购称心的家具呢?

于是,在北京南三环外一个杂草丛生、没有公共交通、没有优势商圈支持,甚至没有地名、人迹罕至的区域,一群者开始了最初的营建。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一幢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商城拔地而起。

十年后,在2005年北京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了这家企业如下一段评语:“它崛起在一个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地方,它的出现为北京南城带来了一片生机,从此,这个地方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历史有时是一面奇特的双面镜,回头看的时候,全是机遇;往前看的时候,全是风险。谁能把这面镜子看透,谁就是成功者。

城外诚营建之初,请来了商学院的教授和专家进行论证。大家普遍认为,城外诚的决策并不明智——首先南城发展相对滞后,南三环以南是很荒凉的地方,城外诚选址的地方连正规的进出路口都没有,要从很远的地方拐弯。当时这里没有地名,没有公共交通,更甭提商圈和商业氛围了,根本不能支撑一个大型市场。

这些问题是明摆着的,刘长河和他的创业伙伴们都想到了,但他们想得更多,眼前的确是一块荒地,但也是一张白纸,正好提供了一片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基础条件可谓一穷二白,但等条件齐备了,机会早就属于别人了。没有什么,就自己创造什么。为解决交通不便,他们投资引进39路支线、300路巴士外环线,购置中巴车免费接送顾客。为扩大企业知名度,他们对进驻的厂家免费提供两个月场地,并联系各媒体扩大宣传。总之,尽最大努力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业者的胆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他们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对中国经济大势的判断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伴随中国的大趋势,在行业发展中领跑。机遇在这个时点上,留给了相信它的人。

正如从一开始就要面对一片荒地一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

2001年,城外诚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最著名的家居广场。而在这几年中,北京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张。

2001年,根据北京市政府推进农村城市化改造的战略部署,原“城外诚”位置被划为房地产开发区域,必须拆迁,而且要马上启动。

这对城外诚来说是又一次严峻的考验。刘长河回忆说:“现在回过头来看,简直是不敢想。当时就像打仗一样,酸甜苦辣全都尝过。”

但坚定的信念又一次支撑城外诚把挑战变成了机遇。由于城外诚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有着重要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城外诚获准向南四环迁移。大红门和小红门之间,紧邻南四环肖村桥的一大片土地成为城外诚的重生之地。

这次外移造就了一个超大面积的新型家居建材市场,城外诚的经营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8倍。城外诚也由单一经营家具的商场发展成为集家具、建材、装修、饰品、布艺、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家居广场,实现了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