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近日发表题为《中国商品对俄罗斯人来说变得太贵了》的文章,中俄资讯网现将文章内容摘转如下: 俄罗斯政府许诺的转向中国和“世代友好”还未获成功。一切恰好相反。2015年上半年,两国贸易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几乎三分之一,降至310亿美元。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二:油价降低导致俄石油产品出口收入减少,以及卢布贬值和俄经济下滑。俄罗斯工业和民众不能像过去一样,大量购买涨价的中国商品,如高科技设备、铁路运输设备、服装、鞋子。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好处。 同中国的贸易额下降30.2%并不十分出人意料。根据海关数据,前五个月,按货币折算的进出口总额萎缩更多——减少了近40%。这是由俄罗斯与欧盟、美国、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在石油、金融和食品领域的制裁战所直接导致的。当然,还要加上卢布贬值、工业生产紧缩和消费需求下降。 也不要忘记油价下跌了几乎一半,这导致1-5月石油产品出口额缩减了42%——降至400亿美元。但石油供应总量却上升了8.9%。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除了转向亚洲市场之外,别无选择,最首要的就是转向最大的中国市场。何况在这片区域内没有一个国家支持对俄制裁。 现在我们正尽我们所能地吸引中国人。我们首次邀请中国参加7月初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创新工业”展览会。逾2000名中国官员和商人飞来乌拉尔参展。不过,在“创新工业”展上没有签署任何重大合同。期待投资雨浇头是幼稚的,因为中国自身如今也并非一帆风顺。7月初,该国主要股指猛跌40%。 总体而言,如果看一下2011-2014年间的中俄贸易,其实没有什么变化。根据莫斯科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我们的出口额徘徊在347亿-372亿美元之间,进口额则在480亿-532亿美元之间。在此情况下,中国对俄出口显然占据优势地位——大致为60比40。作为比较,中美贸易总额去年达到了5904亿美元。相当于我们的6倍。 国际贸易中心主任、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上合组织和独联体国家经济一体化问题委员会主席萨拉马托夫说:“在国家对华出口结构中,石油及其加工产品占据大多数——69%。石油价格在2014年下半年有所下跌,但2015年第一季度石油和石油产品供应的总量反而增加了13%。这发生在中国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因此我们只会在合同规定范围内继续增加石油产品的供应量。” 的确,今后数年内,碳氢化合物的出口多半只会增长。2014年,我们签署了两个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设合同:“西伯利亚力量”和“阿尔泰”。如果它们能够完工,那么根据预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对华天然气供应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每年680亿立方米,占中国人天然气基本需求的近11%。 进口的情况要更加悲观。中国人向我们销售的主要是制成品:汽车、各种高科技设备、交通设施、纺织品、鞋、化学制品等等。今年前4个月,汽车、火车头、车厢的供应量下降了超过50%。各种电动汽车和设备、鞋子、服装、运动器械、玩具的进口量缩减了约40%。 萨拉马托夫强调:“可以想象,中国商品进口的缩减,首先是由于卢布下跌而导致其涨价,以及专家所说的需求的部分下降、俄联邦统计局所公布的俄工业生产速度放缓。” 但从中也能找到积极的一面。首先,为了不损失交叉汇率换汇的手续费,在近一两年间,从美元结算转变为人民币-卢布结算的过程将会提速。普京曾多次谈到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卢布,但之前中国人认为我们的货币极不稳定、存在风险。其次,中国汽车对俄供应量减少并没有什么害处。这一廉价品对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直接竞争。因此这种非原料产品进口的下滑可以看作是对俄罗斯制造的支持。 (责任编辑:最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