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替代政策
时间:2014-05-29 20:07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国内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为使国内替代产业得以发展,就要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使国内进口竞争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这必然是以牺牲国内消费者为代价,而且由于其降低了该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造成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不够。因此,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轻工业的发展,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这只是短期现象,并不能长期保持。这就迫使它们不得不进行调整,甚至加以放弃,转而实行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推行这一政策的拉美发展中国家进一步积极推行,新独立的许多亚非发展中国家也先后把进口替代作为工业化的途径,一度出现进口替代的高潮。推行这一政策,首先要正确选定作为替代对象的工业品种类,即决定哪些工业作为进口替代工业。一般是选择哪些国内市场虽有需求却经不起外国竞争的工业,然后通过保护措施使这些国内进口竞争工业变为进口替代工业,以加快工业进程。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地说,出口替代是进口替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但是,要从进口替代成功地转向出口替代,需要一些先决条件:除了国内某些工业部门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经验,有较充分的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力,广阔的国外市场以及产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外,政策还要制订一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其中实现经济腾飞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是:①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在于降
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②给出口生产企业提供低利生产贷款,优先供给进口设备,原材料所需外汇,大力引进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建立出口加工区等,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距证明,出口替代一般经历3个阶段:①着眼于发挥低价劳动力优势,培训轻工业成长,使出口总值中轻工业产品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初级产品。②当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后,采取产业调整政策,发挥资本技术优势,发展重、化工业,使出口总值中重、化工业产品所占比重大于轻工业产品。③在此基础上,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高科技工业,力图在高科技工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
出口替代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国内外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建立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即在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而,出口替代过程是产业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是变不利出口商品格局为有利、变贸易逆差为顺差的过程,也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它受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制约,政策实施的结果因国内国际条件及措施是否得当而异。
19.对外贸易国民经济盈利性
从国民经济的高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某一时期内,出口什么商品和进口什么商品以及向哪些国家出口和由哪些国家进口这些商品给国家带来的社会劳动的节约程度。即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果。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原则是我国实现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和最优化的理论依据。只有依据这一原则来确立和安排进出口商品结构,才能达到合理和最优化,实现对外贸易的最佳经济效果。
(责任编辑:最模板)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