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编剧、导演合作方式:从江湖到商业 艺术以人为本,对于影视行业来说,编剧和导演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因此,著名编剧和导演成为众家影视公司争夺的热点。小马奔腾旗下也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编剧和导演,如有“中国第一编剧”之称的刘恒、《活着》和《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和《士兵突击》编剧兰晓龙,还有束焕、孔二狗、李修文等。而导演方面又有吴宇森、张一白、宁浩等坐镇。 在与电视剧导演的合作上,小马奔腾采取了“御用”机制。这并不是电视剧领域的通行做法,一般而言,电视剧都是按照项目来运行,先敲定题材,再临时聘用一位导演来拍摄,影视公司跟导演和编剧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所签订的协议一般也只是针对某一项目。 小马奔腾的做法曾经受到业界诟病,但李明却坚持如此。导演的御用机制虽然成本较高,但更有助于电视剧质量的提升。对于电视剧来说,作品直接出售给电视台,相当于B2B业务,确定了编剧、导演、演员等,收入基本能够测算,因此与导演的稳定合作能保证收入。 另外,小马奔腾在编剧导演合作方面虽然采取了“御用”机制,但并不意味着签约导演不能执导其他项目。如果有其他机构想与小马奔腾的签约导演合作,由小马奔腾对项目进行评估,并对可行的项目进行联合投资,这也让小马奔腾拥有好项目的投资主动权。 在电影产业中,导演与影视公司之间的合作一直充满了“江湖味儿”,例如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分手前的张艺谋和新画面。小马奔腾则选择了一种“商业味儿”更浓的合作方式:采取“FIRST LOOK”的方式,对于导演手头儿的项目,小马奔腾具有优先投资权,签约导演每年至少完成一部影片的拍摄。小马奔腾这种与导演的合作方式既松散又紧密,每年一部影片的要求保证了影片的数量,优先投资权又利于小马奔腾选择质量高的项目,有效降低风险。同时,这也避免了对某位导演的过度依赖,旗下导演的相互合作又提升了小马奔腾出品影片的质量,例如宁浩在张一白执导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中客串角色为影片助阵,而宁浩执导的《黄金大劫案》的监制就是张一白。 小马奔腾在与电视剧和电影导演的合作中采取了稍显不同的方式,但都将投资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既保证产品质量,又能降低风险。 引入金融手段,做谨慎的赌徒 即使有了优秀的编剧、导演、演员,谁也无法预料一部电影的票房,当影片推向市场,可能叫好叫座,也可能血本无归。做电影就像一场赌博,小马奔腾力图做一个“谨慎的赌徒”。而要达成这一点,金融手段的引入至关重要。 小马奔腾的风险管理能力被业界称道,而提起小马奔腾的风险管理能力,《机器侠》是绕不过去的一部作品,而钟丽芳是离不开的那个人。《机器侠》是由导演刘镇伟操刀,胡军、孙俪主演的科幻加爱情主题电影,钟丽芳是北京小马奔腾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在英国获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风险管理硕士学位后,钟丽芳回国加盟了小马奔腾,也将金融投资的理念和方法带给了小马奔腾。当《机器侠》最初的投资方找到小马奔腾的时候,小马奔腾通过评估认为《机器侠》存在较大的风险,于是,金融专业出身的钟丽芳采用了一些风投常用的手段:第一,优先回款;第二,保证成本加20%利润的回款额;第三,共管账户。最后,《机器侠》市场反应不理想,除了小马奔腾获得了20%固定收益外,其他投资方都没有挣到钱。 小马奔腾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理论充分应用到电影投资里,根据投资规模将影片分为三类:4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被划为大项目,这样的大项目或者可以获得大回报,或者对公司在行业树立品牌有所帮助,例如跟投《建党大业》;千万级及以下的小投资片子被视为“小成本博惊喜”的部分,《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就属于这一类;中等投资的影片对小马奔腾来说是风险最高的类型,因为按照中国电影的票房分成比例,如果一部影片投资4000万元,那么票房达到1亿元以上制作公司才能收回成本,而票房过亿又是很大的一个坎。 在对影片进行大概的分类之后,对于单个项目的运作,小马奔腾也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小马奔腾成立了专门负责审核项目的评估委员会,由公司管理者、财务、制片人、编剧、导演共同审核并修改剧本,并研究如何控制成本。除此之外,其与专业的调研机构合作,从多个角度了解市场需求,对项目的操作更为有理有据、更为可控。“小马奔腾的这一做法走在了行业的前面,虽然行业内很多公司开始了这样的尝试,但并没有成为一种常态,这也是小马取得不错成绩的一大原因。” 艺恩咨询分析师杨舒婷表示。 钟丽芳曾表示,小马奔腾对于影视作品的投资大部分来自于公司内部资金,外部投资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即便如此,小马奔腾也一直在尝试将更多的金融手段引入到影视业务当中来,以《黄金大劫案》为例,小马奔腾运用了多种金融手段,寻找了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其中包括四家银行和美国的保险公司。另外,据报道,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房产抵押+第三方保证的组合担保方案,累计为小马奔腾提供了1.9亿元的授信支持。 2012年9月24日,有报道称,小马奔腾和印度信实媒体以3020万美元的价格对知名特效公司数字领域进行收购,其中,小马奔腾拥有75%的股份。数字领域由詹姆斯·卡梅隆创办于1993年,该公司制作了《泰坦尼克号》、《终结者》等卡梅隆的电影,还参与了《指环王1》、《加勒比海盗3》、《变形金刚》等大片的制作。实际上,在被收购之前,数字领域已经是一家进入破产重组程序的公司,正因为如此,小马奔腾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入主。本次收购仅涉及数字领域最核心的特效业务和加拿大的特效工作室,其他业务则暂不包括,小马奔腾的意图在于,在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中国电影产业里,寻找到“3D特效”这一新型热门板块,并达到“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目的,这与之前小马奔腾与好莱坞特效公司数字王国的合作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严格的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运用多种金融手段进行融资,通过合作与收购扩展版图,小马奔腾作为影视行业黑马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似乎找到了艺术和商业的连接点。事实上,小马奔腾引入金融手段的做法只是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中国的影视公司还不能像时代华纳、狮门影业等成熟的影视公司一样在艺术和商业的天平上游刃有余,但随着政策、市场、投融资环境和条件的逐渐成熟,艺术与商业的牵手将更为频繁和自然。 上市路:一波又三折 拥有多驾马车的小马奔腾自然走到了上市的路口。2009年,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开启了影视公司上市的序幕,随后,光线传媒、华策影视、橙天嘉禾、星美国际、博纳影业紧跟其步伐。进入2012年,又一波影视公司上市热潮来袭,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广州金逸影视传媒、万达电影院线等近10家公司在排队上市,小马奔腾也跻身其中。 上市前的融资:受风投追捧 2011年3月,小马奔腾进行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超过40家机构表示了投资意愿。最后,由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开信创投、信中利以及清科创投组成的投资团队胜出,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领投,其他几家跟投。小马奔腾此次融资金额达到7.5亿元,数额甚至超过了华谊兄弟和保利博纳的IPO募资额,这也成为中国影视产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融资。 小马奔腾为什么会受到风投的热捧?一位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投资影视公司看两点:第一要看它的业务板块是否完整,小马奔腾的业务覆盖了广告、电视剧、电影、院线等,总体来说,业务板块相对完整;第二,影视行业有一定不确定性,风投会根据一家公司过去的表现来预估它未来的表现,而小马奔腾过去的表现不错。 在此之前,小马奔腾还曾有过一轮融资。2008年3月,其获得了投资公司的4000万美元投资。在投资公司看来,小马奔腾具有四大优势:拥有综合性传媒业务、财务管理严格规范、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以及在中国影视圈的良好口碑。4年后,小马奔腾的这几个“优点”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只是,对于计划在国内上市的小马奔腾来说,霸菱亚洲的外资身份将成为阻碍。由此,在为上市铺路的第二次融资中,霸菱亚洲主动退出。 一波三折:上市板块未确定 小马奔腾曾考虑过到上市,但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最终决定投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怀抱。钟丽芳曾表示:“我们的市场、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国内。每筹拍一个电影、一部电视剧,其本身无疑就是最好的营销模式。但如果在海外上市,我们可能需要不停地去做路演、不停地去和投资人解释我们所做的事情。其中的成本对比显而易见。” 即使确定了在国内上市,上市之路依然一波三折。最初,小马奔腾找到中银国际做其承销商,中银国际建议小马奔腾在中小板上市,而小马奔腾更倾向于创业板。随后,因为中银国际人事变动等原因,小马奔腾转而选择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曾担任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的上市承销商。小马奔腾到底是选择中小板还是创业板,目前尚未最终确定。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