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因为发不出工钱,侯建芳担心有农户想离开。他承诺,如果亏损,公司提供2.3万元的保底利润。而当初雏鹰农牧与农户签订合同时,为提高农户积极性,曾明确规定,如果遇到非人为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农户亏损,公司将在年底结算时提供2万元的保底利润。 “出了事,农户亏了50万,公司补52万。”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介绍。 “非典”期间,由于资金链断裂,不少企业甚至变卖种鸡筹钱。但侯建芳并没有如此。 “千万要保住‘种’。”侯建芳认为,对于养殖企业而言,遇到大型疾病,除了等待行情转好,最关键的是不能卖种鸡(种猪),这样还有回旋的余地,否则必会后悔莫及。 当年6月前,“非典”疫情结束,行情开始大反弹,种蛋均价飙至1.1元,雏鹰农牧和养鸡农户不赔反赚。 随后几年,“禽流感”,“蓝耳病”,“高热病”,“猪流感”接踵而至,就像一根根被喂毒的冰锥,深深刺伤养殖行业。雏鹰也不可避免。 侯建芳说他是幸运的,困境中常常能把握住这个行业的好行情。2009年,尽管“猪流感”肆虐了一整年,但雏鹰农牧的生猪销量依然达到48.38万头,自2007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90%。此时生猪养殖已成为雏鹰农牧最主要的业务。 上下游通吃 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利润,他想“从源头到下游”每一个环节都“通吃”,打造一条全产业链。除了可以赚钱,也能控制食品安全 行情大跌的时候,侯建芳的公司并不赚钱,还要把之前赚的钱补贴一部分给农户。因为侯建芳非常了解农户的心态。“你必须让他们赚钱,小赚也行,但不能让他们亏,他们亏了就不干了。” 那公司的利润如何保证呢? 2000年的一天,平顶山正大的一名业务员跑到新郑,找到侯建芳,说要跟他合办公司。 这名业务员给侯建芳提出的建议是,正大提供饲料,侯提供鸡苗,合作组建一家公司,然后把饲料和鸡苗一起销售给养殖农户。“我们赚饲料钱,你赚种鸡的钱。” 侯建芳觉得这个提议从理论上说,挺合理,但是他回绝了。 他认为主要利润在饲料上,自己并不赚钱。而且把饲料从平顶山运到新郑来的高运费,饲料公司不可能承担。更何况行情差时,农户赔了钱,饲料公司不可能再给他们补贴。所有这些风险都在自己身上,饲料公司只赚不赔。 正大的业务员走后,他的提议却留在侯建芳那里。他想要更大的利润。 之后,侯建芳的公司开始统一采购大量饲料和药品,以他认为最合理的价格卖给农户。正式进入产业链上游。这也成为后来“雏鹰模式”的缘起。 “与其让经销商赚钱,不如自己赚了。”侯建芳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侯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利润,他想“从源头到下游”每一个环节都“通吃”,打造一条全产业链。除了可以赚钱,也能控制食品安全。 此后,雏鹰农牧建立了2家饲料厂,直接掌控饲料的生产环节。今年,雏鹰还在吉林设立子公司,专门收购当地优质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材料。此外,目前正在建设一个4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投资额达5000万元。 在下游,之前双汇发展一直是雏鹰农牧的大客户,但“瘦肉精”事件后,侯建芳开始投资1.55亿元,打造冷鲜肉屠宰加工项目。 “明年就可以吃到我们‘雏鹰牌’的猪肉。”侯建芳笑言。 看不到“天花板” 生猪养殖企业要增强竞争力,除了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就必须不断扩大产能 在与理财周报记者交谈过程中,尽管侯建芳屡屡强调雏鹰农牧公司还小,基本面还不够好,但是从他不时颇有些夸张的哈哈大笑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公司相当自信,或者说自豪。 一位持有雏鹰农牧的私募基金董事长说,侯建芳的自信源于雏鹰农牧的盈利能力,以及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巨大的空间,还有它的商业模式,“养猪这块,我们不敢说自己盈利能力最强,但肯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侯建芳说,2011年上半年雏鹰农牧销售毛利率达36.16%,其中猪苗毛利率为48.19 %,肉猪为28.20%。2007年至今,年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3.66%,26.15%,22.51%,25.67%,而行业平均毛利率一直在16%左右浮动。 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