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收集世界各地邮商的目录,编译成一本中文目录再寄给别人,给他们做代购。客户先把钱寄给我,我再帮他到国外买。当时这样做一个来回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当我可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这种服务的时候,这就变成了一门生意。我开始在集邮类杂志上做广告,然后开始邮购业务。现在叫目录营销,也就是的前身。 这样做着做着我就成为行业人士了,我先后加入了美国邮商协会、国际邮商协会、英国邮商协会,成为在国际上很知名的邮商了。我的业务量也越来越大,最多的时候客户有几万人。上大学的时候,我都是周末来处理邮票业务,做这些事对我的学业也没什么影响。到了念研究生的时候,因为业务量越来越大,我不得不开始雇人帮我处理业务。1995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读研毕业后,我就继续专职做邮票生意。 我跟世界各地的邮商做生意,靠的就是信任。我要先把钱寄给别人,别人才能把货给我。如果没有信任,那这件事就不好办。后来我发现国外很多商人的信用度都很高,而信用是可以让你获得财富的。最开始我在国外的邮商那里没有信任度,后来沟通多了,他们就开始信任我。最后发展到,他们可以先寄价值30万元人民币的邮票给我,之后我再付款。我跟国内客户的业务往来也是如此。有时候我寄给客户的邮票会丢失(可能是因为物流的原因),这样的事情其实是说不清楚的。只要是发生了类似这样说不清楚的事情,我的做法就是再给客户寄一份,由我来承担损失。 做邮票生意让我知道了信任的可贵。后来我一直非常珍视这种信任,也就不想为任何一件事情破坏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你承诺过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情,如果没有做到,别人对你的信任就会遭到破坏。组织之内的信任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员工是很脆弱的。管理者一不小心就可能失信于员工。 到1997年,邮票生意突然不好做了。之前邮票生意之所以这么疯狂,是因为那时候中国人缺少的渠道。我的客户最初都是集邮爱好者,到后来就成了投机者。在没有股票的时候,邮票是唯一的有价证券。1997年之后,股票、期货,之后还有房地产等,各种投资工具越来越丰富,于是就很少有人再做邮票了。1997年我去了美国,还是做邮票,在纽约帮一家邮票代理机构做事。在那期间我感受到了美国的互联网热潮,我意识到互联网蕴藏着很大的商机。 在员工中累积信任 1998年,我回国注册了“万户网络”,最早是做虚拟主机业务。到2000年有了一些变化,有很多客户让我们给他们开发内部门户。既然是内部门户,那么它的需求就一定不是像网站那样作为营销工具,而是作为管理工具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知道这个东西叫OA(办公自动化)。 当时我们是用IBM的Lotus平台做开发,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平台有它的局限性,它对数据库的支持很低,我们就决定开发一个自己的OA产品。到2004年,我们决定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做OA。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遇到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 2004年正好是什么阶段呢?首先我们明确了OA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产品还不成熟。虽然有一些客户,但我们暂时还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原有的业务已经停止,大家的精力转移到新的方向上来,这样就出现了现金流的紧张,紧张到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于是就有一些员工离开了。那个时候我的压力很大,非常痛苦。 开始我还想尽量自己担着,不想让员工知道公司的困难。后来觉得这样不行,还是要把实际情况告诉员工。于是我召开了一次员工大会,告诉大家公司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公司的资金状况是什么样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公司的希望在哪里。 在我向员工讲明这些事情时,虽然我对公司的前景并不是完全有底,但我还是有信心的。我们遇到困难并不是因为没有市场,没有客户,真实的情况是,有大量的订单,只是我们暂时满足不了。实际上,我们的产品开发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2003年开始,我们就采取了一种非常规的做法,一些技术人员集中在某个地方进行封闭式产品开发,必须要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只要产品能够按时开发出来,公司就能够摆脱困境。 当我向员工讲清楚这些情况之后,有大部分员工表示愿意跟公司一起共渡难关。2004年春节之后约半年的时间,我们的产品终于开发出来了。上市以后很快受到欢迎,2004年下半年我们接了美特斯邦威的业务,之后公司的状况就开始好转了。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