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组装厂的工人与此同时,吉利近三年来一直在制定收购沃尔沃的计划。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描述了这一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吉利是由母公司出面,而非通过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提出收购沃尔沃的。它已聘请了顾问提供咨询,其中就包括一名前沃尔沃的高层管理人员。它也任命了一位中国资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这项计划。 虽然竞购可能会向部分业界分析师预测的那样以失败告终,但交易的成功则可能会改变全球汽车制造业的格局。据知情人士透露,吉利将起用中国工程师──包括该公司在中国城市中设立的4所工程学院毕业的学生──从事制作数字零部件设计图等基础技术工作。而在瑞典,这都是由经验更丰富的工程师完成的。一个主要目标将是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更多的沃尔沃汽车。中国是世界上仍在增长的唯一大型汽车市场,去年沃尔沃在中国仅售出了1.26万辆。 知情人士说,福特的管理层最初对吉利的竞标表示怀疑,现在它认为这家中国公司可以成功运营沃尔沃。福特的发言人不予置评。 吉利的董事长迄今为止一直拒绝公开谈论他针对沃尔沃的计划。在接受采访时,他总是羞于表示自己对这家瑞典汽车生产商的兴趣。他今年4月对《华尔街日报》说,沃尔沃像一位美丽的神秘女郎,我们只能从远处睁大眼睛看她,却不敢走近她,我们不过是一帮农家子弟。 中国的汽车生产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障碍。由于缺乏全球管理技能并存在其他不足,吉利和中国其他汽车公司可能难以买到和消化外国品牌,也难以将自身品牌打入海外市场。 它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和欧洲的政府及工会为了保护本地的就业机会,有可能不愿让中国公司将就业岗位转移至中国。而曾与中国汽车生产商合作过的工程专家们说,在中国的企业里,为了加快产品开发常常可以容忍在质量上走捷径,这也有可能损害被收购品牌的声誉。 不过,有迹象显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力正在增强。通用汽车与其中国合作伙伴在上海共同运营的一个技术中心,最近就为该公司供应美国市场的别克(Buick)轿车进行了车内设计。该中心还与通用汽车在全球各地的其他研发中心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面向中国市场的汽车。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 Co.)最近也与其中国合作伙伴在广州开设了研发中心。 中国的顶级大学和职业学校每年能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工程师,这使中国成了诞生科技人才的沃土。奥地利发动机技术公司AVL List GmbH的中国业务负责人拉斯克(Michael Laske)说,这一因素再加上政府为汽车研发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补贴,使中国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最重要的低成本工程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工程学高级讲师斯皮尔(Steven Spear)说,尽管丰田汽车公司(Toyota)用了30到40年时间才在汽车工程学方面达到顶级水平,但吉利走完这段路可能要快得多。 在吉利汽车位于沿海城市台州的技术中心,设计师们正用特殊的数字笔在触敏式绘图板上勾画着汽车草图,而工程师们则在台上检测着一台新式发动机的排放和性能指标。在他们楼上,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化学工程师正在试管里调配各种化学原料,以开发一种用于车内的新型芬芳剂。吉利的技术人员还会定期检查车门折页和门锁的耐久性,检测方式是把车门放到一台机器上,对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开关试验。 赵福全说,我们以前并不做这种测试,但要想让车有好的质量就得这么做。在1997年到克莱斯勒(Chrysler)工作前,赵福全在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了9年的工程学。 是他说服李书福,至少要把吉利汽车收入的8%用于产品开发。丰田汽车及其子公司把收入的5%用于研发。自从三年前到吉利的技术中心任职以来,赵福全已使吉利的工程师人数增加了两倍,达到1,200人。 推动吉利汽车转变的是该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他称自己是工作狂,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公司的杭州总部过夜。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台州的一个贫穷农家,他成年时正赶上中国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开始席卷全国。 高中毕业时,李书福用100元的毕业贺金(现在约合14美元)买了一架二手照相机,为村民开办了一家照相馆。然后,他又用赚来的钱干起了从废旧家电和机器中回收黄金和其他稀有金属的买卖。此后,他又开办了生产电冰箱和冷柜的工厂,以及生产建筑材料的企业。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李书福就开始考虑造汽车。但当时中国政府禁止私营企业从事汽车行业。因此李书福转而开始生产摩托车,同时购买并拆装汽车,了解汽车的制造原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随着政府开始放松限制,李书福组建了吉利集团。他广泛借鉴竞争对手的车型,造出了吉利集团的第一个汽车原型,并在2001年开始销售。2002年,丰田汽车(Toyota)在北京起诉吉利集团侵犯其专利,称吉利使用了一个酷似丰田汽车的商标,并在其中一个引擎上打上标签,显得这一引擎看上去好像是由丰田汽车在日本生产的一样。 丰田汽车最终在两起诉讼中都败诉,而且没有提起上诉。到2006年,吉利集团每年生产和销售超过20万辆汽车,李书福自信地表示到2008年吉利汽车要打入欧美市场。不过,当吉利集团开始按照欧美安全和排放标准重新设计汽车时,该公司发现要实现这个任务并不容易。吉利需要从头开始设计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