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专访无秘林承仁:好奇心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时间:2014-09-09 00:07来源: 作者: 点击:
秘密(现改名无秘,IOS 平台为友秘)的红除了在于早期的争议性以外,还带有一种命运曲折所赋予的生命力:争议性大多和产品相关,最初的形态是否涉嫌抄袭 secret、内容的负能量是否值得推

秘密(现改名无秘,IOS 平台为友秘)的红除了在于早期的争议性以外,还带有一种命运曲折所赋予的生命力:争议性大多和产品相关,最初的形态是否涉嫌抄袭 secret、内容的负能量是否值得推崇?这些争议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秘密最初的爆红;但又和许多“烟花”级产品不同的是,秘密一波三折的命运让它始终能够维持在大众的视线范围之内,直到匿名社交领域成为红海,秘密反倒成了开创者。

在争议性最强的时候,秘密的创始人林承仁选择了闭关,他的解释是当时太忙,产品面世后有扑面而来的问题在等着去解决,而在另一方面,“好评差评对我们也没区别,我们能不能做成,其实和这些没关系”。

今天下午,林承仁接受《VCPHP》记者的采访,聊了聊秘密在过去一段时间的面对的争议和团队对产品的一些想法,最后还谈了下在他心中,匿名社交产品的生命力。

秘密(无秘)创始人林承仁

VCPHP:不如先介绍下你们目前的团队情况吧。

林承仁:之前开始做的时候是个20多人的团队,都还是之前做无觅阅读时的产品;到现在的话已经快接近40人了,一直还在扩张,现在各方面都需要人。(这算广告吗?)我们整个公司的架构也比较平,都没什么级别,不过我们目前各方面,产品方向、技术、团队都特别好。(资金呢?)也很充分。

VCPHP:创业方向从个性化阅读一下跨到匿名社交,你当时怎么看 secret 这款产品、又是怎么决定做秘密的?

林承仁:其实有几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大的背景方面,之前在 PC 端,美国走到前面,C2C(copy to China) 经常能有成功的案例出来,但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中国市场爆发得很快,但美国特别火的产品 copy 到中国之后,很少能看到做起来的,这可能也和用户习惯或者市场环境不一样有关,但在这种背景下,当时 secret 出来的时候,大家看到其实是没多少信心的。我们2013年的时候,当时在做的无觅进展不是很顺利,包括融资也遇到很大困难,我就一直在找转型的方向,匿名社交看得比较多,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挑个有大的爆发性的方向。

再是用户的角度,中国的互联网很大一部分都是娱乐的互联网,很多产品都是以娱乐的方向去做。我们之前做阅读,做得很高端,结果就是很小众。而中国的文化和环境,有点不一样的是大家隐藏起来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讲的欲望会比较强。

当时对这款产品,中美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美国的看法会觉得在实名社交网络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用这个产品来表达自己一些想法,这种看法没错,但我总觉得还不是一个刚需点。最刚需的点应该是好奇、八卦这些人性摆脱不了的,尤其是对熟人另一面的偷窥,因为平常看不到,所以会有需求。

VCPHP:所以刚开始运营的时候你们也在强调猎奇的这部分?

林承仁:当时我们是 IOS 端先开发完的,大概是3月下旬的样子,因为流程的原因,安卓端先发的,结果爆发是同时爆发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运营方向,只是有个大概的方向,就是在别的地方没有得到满足的好奇心、那些熟人的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的圈子本身就是在互联网,所以你也能看到早期从互联网一个圈子一个圈子地向外扩张,现在从用户数据来看的话会比较广泛一些,但每个圈子又都不一样。

VCPHP:当时争议性特别强的时候(今年4月左右),在你看来,那个时间段秘密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林承仁: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恶意中伤别人,你也看到中国人压抑得有多严重。UGC 的方式内容产生得太多太快,我们控制不住,所以前期最多的就是点名攻击、造谣,我们就一直在处理这些问题。

到后面就设计了惩罚的机制出来,用户举报、我们人工审核判断、删除内容甚至会禁言,现在规则清晰之后,这样的情况就比较少。因为前期的这种内容走向长期是走不下去的,是因为有人骂你你才上来看的,但你对这款产品是不喜欢的,所以持续下去很难走

VCPHP:你觉得是一款产品的调性来决定用户的特点,还是用户的气质去影响产品的走向?

林承仁:这个问题有点像我们的智慧是一出生就具备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我个人觉得是双方逐渐互动形成的,产品有天生的气质,你可以自己来把控,但用户毕竟也是人,可以对产品施加影响;但用户不可能决定你,你也可以尝试掌握你的诉求,双方来进行博弈。

包括我们在后来,也不断地在进行产品的试验。有很多功能都是在小部分用户里试用的,再根据他们的想法和反馈来做决定,比如我们有很多拍脑袋的东西,都需要去验证,最终不断交流互动,决定下一个改动会是什么样。

VCPHP:你之前一直在做个性化推荐的事情,这个和无秘会有结合吗?

林承仁:其实我们之前积累的技术是可以用到这方面的。比如我们现在应用的有一项是用机器来识别人名,可以识别出来含有人名的信息,然后交给人工来审核,这样就能减轻人工的工作量,还能很好地控制人身攻击的内容。

那以后在无秘上,可能还会做个性化的秘密推荐,就是判断你可能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就推送给你。现在通讯录里,可能一部分是你想看的、一部分是你不想看的,我们就想结合算法来判断,之后会是我们重点的一个方向,就是个性化推荐。

VCPHP:你对产品之后的方向有哪些判断?

林承仁:两个看法,做媒体或者做社交。媒体比较容易做,但价值会小,还有一些政策性的风险、运营成本,还要经常去经营爆点。所以我们长期是不想做媒体的,包括目前也没有搜索、标签这些媒体属性。

社交的话,就是怎么刺激用户在你这里互动、他们的需求怎么在你这里得到满足,但这个很难,我们也在探索,就是如何让用户在匿名的状态下做互动。

之后的重点还是熟人的匿名社交,目前对陌生人的兴趣还不是很大。(LBS?)这个比较谨慎,其实内部也有小规模测试,但有些担心,LBS 有个负面的东西是不是朋友关系的人也可以产生交流,比较鼓励陌生人的关系;但它的好处是某些群体,比如大公司、学校这些,会有些弱关系在里面,我们也怕影响产品的氛围。

其实我更多的还是想满足一个需求点,就是让用户知道认识的人的另一面会是什么样的。

VCPHP:这个需求的持续性呢?

林承仁:这个也是没有答案的,也是纯匿名情况下的一个挑战,包括如何长期下去。我们会有很多想法,下周可能会有一个产品出来(又是广告),不知能否解答你的问题,就是我们也想试着触动用户这样的需求,在比较健康的情况下,可以了解你朋友更多不为人知的想法。

VCPHP:那你怎么考虑匿名社交产品的实用性呢?

林承仁:我没有太关注它是否会实用,比较关注的还是有没有需求点在用。实用其实不用是必须的,匿名有个最大的点是好奇,这是人性的东西,也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一直出来,所以觉得可能会有需求。

比如从数据方面得到的情况,匿名不匿名的条件下,用户发表的欲望是相差好多倍的,所以在没有身份的情况下,如果机制探索得好,是可以滚下去的,如果把纯匿名到纯实名看作一条线,其实是看你选择哪个地方。

现在就是匿名社交这里隐藏了很大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但未来的方向我们也没办法,只是觉得这里还有个巨大的力量没被挖掘出来。

VCPHP:许多匿名社交产品在走细分化方向,无秘的通用性会是之后的方向吗?

林承仁:我们肯定会做通用的,至于会不会细分,我觉得细分未来的市场不大,不过也只是预测。但社交真的是非常难的事情,这个行业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尤其是在同质化的情况下。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做匿名社交,但还要看这个需求能不能被抓住、抓住之后有没有很快的速度去跟上。

VCPHP:之前做的东西和现在还都挺不一样的,包括后来的过程和目前的结果,你在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

林承仁:我只想说一点,我特别认同的,方向真的很重要,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没用。我之前有个情况也是创业者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有的东西是从自己脑子里一下钻出来的,就会特别兴奋,觉得能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难理性,后来有了一些经验之后,才逐渐变得理性起来。

包括我之前是个挺细节导向的人,很小的东西都要去管,但后来发现精力就那么多,放到哪里很重要,整个方向把握对了的话,效率低一点也能成的。

我们之前一直在做个性化,其实也不是一个那么对的方向,后来考虑转型的时候,就一直想着怎么和个性化结合起来,就有点本末倒置,结果我们之前做的产品都会有个框框,之前所积累的东西也都成了包袱,一直到秘密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个大大小小的产品,走的弯路太多了、错的东西也多,后来就决定全部放掉、从头开始,全部团队一起做这个。


背景介绍:林承仁研究生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方向为人工智能,毕业后在亚马逊负责给用户做商品的个性化推荐。2009年回国创业,第一款产品是一款浏览器插件,可以根据用户浏览习惯推荐内容,让网页浏览更加个性化,后来做了生成“可能喜欢的文章”的插件和基于这款插件的广告平台,并凭借这些产品获得了来自的 A 轮融资。

但在2013年底时,产品已经陷入瓶颈:用户突破困难,资金逐渐紧张,而下一轮融资则百般不顺,在这种情况下,林承仁考虑团队转型。今年4月推出匿名社交产品秘密,一炮而红之后曾因内容的负能量倾向引发大量争议,后于5月8日被苹果商店下架。5月20日,改名为“无秘”之后重新在苹果商店上架,后因机制等问题又遭下架,现在通过和友秘合作的方式再次出现在苹果商店。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