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型“达人”吴庆:买基炒汇圆了买房梦 吴庆是一家商贸公司的行政部经理,朝九晚五的时间表已经运转了15年。和绝大部分的70后一样,他的理财启蒙也是来自股市。他说:“2000年来到上海,那时候一个月4000元,自己吃饱喝足问题不大,但是想买套房子把家人接过来,所以才开始跟同事学着炒股。” 正职工作上的伙伴带吴庆进入了业余投资的大门,何曾想,正是这部分收入帮助他实现了买房的梦想。 从零开始学炒股 回忆起最初的投资经历,吴庆会觉得更像是游戏。最初的半年,他选择股票的依据都是同事“师傅”的推荐,而师傅的依据则是“消息”。 “我往账户里存了2万元,买什么、什么时候卖都是跟着同事,3个月之后赚了不到2000元,扣除买股票机的800元,感觉自己赚了。正想着是不是再把家里的积蓄拿点出来接着炒呢,那个同事跳槽了。虽然一直保持联系,但是总归不是那么方便,只好逼着自己认真学起来。” 在吴庆开始“掌管”自己的投资之后,他发现炒股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每一本书上都说长线投资、价值投资,但是实践下来就发现根本不靠谱。这根本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市场,对于我这样的散户,听到可靠的消息了,就赚;靠技术分析,听股评,一直都是亏的。” “傻瓜”式的基金投资 不咸不淡的炒股生涯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从2004年起,吴庆的账户就基本上处于很少交易的“睡眠”状态。他说:“一方面那时候行情不好,熊市的时间太长了;另一方面我换了一家公司,而且升职了。新公司很明确地规定,上班时间不能使用股票软件和浏览行情,而且我管理整个行政团队,除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之外,也确实没时间炒股了。” 2005年下半年,牛市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了。不甘放弃投资但又没时间操持股票的吴庆,把目光盯上了当时还是新兴门类的股票基金。 得益于这次超级牛市的机遇,吴庆借助基金终于实现了买房的目标。“我2005年中的时候投进去10万元,到年底一看收益不错,跟家里人商量之后又在2006年初陆续补进去30多万元,这里面有将近10万元是找家里人借的。 到2007年3月份账户里显示基金总值超过了100万元。那天晚上我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决定赶紧买套房子。”吴庆很为自己的决定而庆幸地说,“我买好房子之后不到一个月,沪指超过6000点,随后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买房子的时候看着股票狂涨,心里都一直在后悔,觉得卖得太早了,后来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弃股市投外汇 随着职位的升高,吴庆开始不满足于枯等熊牛转变的漫长周期,他看上了新的投资门类——外汇。 “我从2008年开始琢磨外汇。一方面那时候股市实在不成样子,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私人投资外汇也放开了。”吴庆说,“炒外汇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工作。不管是股票、黄金还是石油,都有交易时间段限制,唯独国际外汇交易市场是24小时连续运转的。而且通常市场交易最活跃的时间段是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到十二点,对于我这样的上班族来说,在这个时间段太合适了。” 另外,在吴庆看来外汇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市场:“硕士、博士不会比我这个大专生更牛,就算是机构的投资员,也不见得收益就一定比散户高。一方面绝大部分时候外汇走势都比较缓慢和简单,另一方面消息公开透明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市场。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分析,大多数时候,投资外汇的收益取决于投资者的心态和阅历。” “刚开始做根本没赚钱,反而亏了一点,但是跟股票不一样,自己能明白是为什么才亏的,慢慢的就做出感觉来了,2009年底我就赚得多亏得少了。”吴庆回顾自己的炒汇经历:“一旦找到窍门,炒汇的收入会比较稳定,我今年上半年盯着瑞士法郎,到现在差不多15%的收益吧,比基金强多了。” 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