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惨痛教训的叶秀明终于幡然醒悟。他想彻底告别纸醉金迷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重回正轨。深知赌瘾危害的他意识到,只有远离“禁区”,才不容易重蹈覆辙。 回归故里: 开始人生第二次创业 曾经沧海难为水。离开澳门,下一步该去哪里呢?在叶秀明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艰难的决定”.他几乎是很笃定选择了落叶归根,回到故土。 事实证明,他的这次回归是很彻底的,在人生即将迈入天命之年的时候,叶秀明不仅回到了生养他的神湾,而且回归了“农夫”这一角色。他的所有妄念,也随着这次回归而烟消云散。 多年的打拼经历给予他商人的智慧,而骨子里流淌着的是农民的血液。有着生意头脑的“农夫”叶秀明再次成功了。放下了得失心的他,在无心插柳中换得了桃李满园。 2008年,落魄的叶秀明回到神湾,他发现,这里除了菠萝还是那么出名之外,又出现了另一种水果--火龙果。当然,那时候只有一户农家种了几亩,产量很有限。 叶秀明显然得到了命运的眷顾--他有一位马来西亚的朋友,也是从事火龙果种植,事业红红火火。于是,叶秀明一方面向老乡讨教种植经验,一方面前往马来西亚学习新技术。 说干就干。叶秀明租下了乡邻的15亩宅基地,开垦出名为“甜满园”的火龙果林。初出茅庐的他,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的创举:引进马来西亚的火龙果新品种,新果种皮青肉却甜,还有一般品种不及的爽口;调制新化肥,舍弃寻常农家惯用的鸡粪(缺点是惹虫,种出来的果肉带酸味),换用花生壳;准备了十几车禾秆草,一降温就可以给怕冷的果苗御寒……而且,他还听从朋友的教诲,第一年人工摘除花蕊,全部不挂果,为的是让肉茎长得更加粗壮。 2008年,叶秀明的火龙果颗粒无收,亏了人工费和材料费。但从2009年6月份开始,他的火龙果就硕果累累了。一开始还控制挂果的比例和频率,慢慢地就任其自然生长。今年,他的15亩火龙果每个月都可以产5吨果实,实现了大规模上市。 叶秀明说,火龙果属于一次投入多次受益的果种,多年生、越长越旺、百年不衰,每年5、6月份开始开花结果,至12月份结束,可有多批盛果期。短短两年时间,叶秀明投入火龙果种植的30万元已经返本了,以后只需要“坐享其成”. 目标远大: 希望创出火龙果品牌 归功于勤劳和全身心投入,回乡当农民3年的叶秀明总体来算得上“顺风顺水”.现在的火龙果基本不愁卖,价格也好,但叶秀明并不满足目前这个现状。 他要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多种经营。火龙果全身都是宝,果实市场售价是16-20元/公斤,晒干的花可卖200元/公斤,此外,剪下来的茎苗每条可卖6元。“现在自己有苗了,剪下来就能种,还可以卖给别人。前几天刚有江门的客户,订了两万条火龙果苗。”叶秀明不无自豪地说,“在我这里买果苗还有技术保证,我和买家之间有协议,我提供技术指导,如果按照我的种法种不活,可以赔钱。” 为了保证自家火龙果的优良品质和市场领先地位,他一有空闲,就上网查询新品种,或学习新化肥的调制方法,同时还经常会带着自己种的果子,上门与坦洲、民众、三乡等地的果农“切磋”,博采众长。事实证明,他种植的火龙果品质和口感上乘,比市面上的更加甜香适口,丰腴多汁,在同类水果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上个月,他还种出了比菠萝更大、重量超过1公斤的巨型火龙果。 今年来,叶秀明有着明确的计划和行动:他与人合作,还开辟了5亩地尝试培植兰花苗,如果成功,利润相当丰厚;今年年底,他又准备前往台湾引进名为“麒麟果”的火龙果新品种;在现在火龙果园旁,再租下10多亩原有荔枝树地,准备扩种火龙果。更让人赞叹的是,这位半路出家的农民,还很有品牌意识,现正在着手为自己的火龙果申请“丫髻山”这一商标,他想将神湾火龙果的招牌打得像神湾菠萝那样响。 “扩种或多种经营,也是为了留后路。”叶秀明告诉记者,他现在火龙果园近两年租期就要到了,因某些原因不一定能续期,必须为继续“留下来”着想。 沉迷田园: 再不愿“回到过去” 在神湾沙岗村的丫髻山脚下,远离黄土地多年的叶秀明,重新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早上七点多就起床,爬山、散步、锻炼身体,然后看看果园,修修剪剪。稍晚一些,就不断有客人上门,开始一天的忙碌,直到晚上八九点上床睡觉。 在这里,叶秀明过的是“隐士”一般的日子,简单而高洁。物质生活的匮乏,于他而言不是在为往昔的堕落“埋单”,而恰恰是尝遍悲喜、放下一切之后,命运所赏赐给他的一方安宁。 穷乡僻壤取代了繁华都市,灯红酒绿幻化为花红柳绿,一切都要从头来过了。这种在常人看来多少有些积重难返的角色转换,对于叶秀明来说,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净化,一种求之不得的蜕变。黄粱一梦之后,重整行囊的他没有“不堪回首”的凄然,却也不愿“回到过去”. “远离了大都市,最大的感触是空气好多了。抛弃了以前那种食不定时、通宵达旦的生活习惯,身心都轻松了许多。”叶秀明坦言,回到家乡之后,感觉是“什么都好”,再也不想离开了。 现在,叶秀明的妻儿仍长居澳门,他却只是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妻子和孩子都非常支持叶秀明的选择,他们也会定期不定期回到乡下探望叶秀明,对他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叶秀明的妻子见到家乡人都会说:“他的身子、精神都比以前好许多了,还是家乡的山水好啊。”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