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资本快车 在很多场合,李锂都说过一句话:“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的确是幸运的,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海普瑞的资本历程相对简单。至今李锂李坦夫妇控制着海普瑞71.96%的股份,上市之前只引入了一家者。2008年,美国“百特事件”之后海普瑞遇到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进入爆发性的增长通道。与之重叠的是2010年充裕的流动性,最终,海普瑞以148元、73.2倍的高市盈率在中小板成功上市。 王跃林已经是资本运作的老手。早在1999年国家要推出创业板(当时还叫高新板),广发证券(30.12,-0.58,-1.89%)找到王跃林,希望他所在的、国营体制的白云粘胶厂改制上市。王跃林力推改制,却只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不过,这些给他积累了资本市场的经验值,后来硅宝科技上市就比较顺风顺水。现在他正在鼓捣他的第二家公司吉必盛,这家公司是用多晶硅的副产品—剧毒、对环境危害大的四氯化硅做原材料,生产纳米材料。“这个要是做出来,我们在技术上是很领先的。”王跃林说,国家六类高新企业,新材料、、清洁环保,吉必盛占了好几项。现在吉必盛上市已经写进了王跃林的日程。 王跃林和李锂选择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创业之路,这决定了他们在资本运作上的不同。 李锂的路似乎看上去更简单—他本人掌握着国际一流的肝素钠提纯工艺,两个家族成员管控着公司主要部门,公司客户全部是大型跨国公司,公司员工以技术人员为主。 但李锂选择的这条路,要比王跃林风险大得多。“李锂一直是坚持自己做,而且是只选择一个方向。这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王跃林说,做成了还好,做不成这20多年的心血也许付之东流。 黄世伟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资本运作,作为利尔化学技术部门领导者,在公司改制上市时获得了1009627的股份,身价约3000万。 公司上市之后,李锂和王跃林主要是从方向上把握技术,他们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日以继夜地投入到科研一线。但是他们年轻时的科技梦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我们60年代的人都很传统,至今都有科技强国想法,总想着我们的技术要超过发达国家。”王跃林说。他认为硅宝科技只实现了他“一半的梦想”。硅宝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而吉必盛才是他的梦想所在。海普瑞已经两次参与美国药典委员会关于肝素钠标准的修订,其产品已经得到国际最知名的大型医药企业的认可。从2006年开始,李锂开始了在肝素钠低分子制剂领域的研究,“海普瑞具备向产业链高端前进的创新能力”。不过,他对向产业链上游前进保持着很谨慎的态度。 谢逢春也在自己的领域研究了20多年。2005年,他和广州南溪化工厂进行技术合作,将他的重金属污泥回收、再利用以及零排放技术推向市场化。最近几年,他开始向王跃林请教关于企业的各种问题。这位当年的技术偏执狂,现在已经变得相当平和。他很可能会是这个“科技四人组”里最后一个上市的科学家。 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