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香港,无线举行台庆亮灯仪式。邵逸夫(中)由美女搀扶出镜 2008年11月19日,无线四十一周年台庆节目《万千星辉贺台庆》在电视城隆重举行,全台逾百位艺员倾巢而出,无线主席邵逸夫爵士出席。 邵逸夫,Run Run Shaw(邵的英文名),已经102岁了。在一个月前,他作为全球最高龄的在任上市公司(TVB)主席,把这个位置交给他的妻子方逸华,从此,正式隐没在这家华人电视巨擘的幕后。 对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来说,2010年,她有一个重要的任务:TVB将组织大批TVB艺员投拍电影《七十二家房客》——这部戏曾经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名作,也被称为1970年代香港粤语片复兴的标志。 邵逸夫四兄弟都是电影人,但没有一个能像这位“六叔(香港人对邵逸夫的昵称)”,在影视圈里一路引领风骚长达80年之久。在很多电视制作人眼中,邵逸夫很简单、很清高,因为他一直只做电视和电影,不沾染任何其他商业。但在这个文化人的天地里,邵逸夫又兼具生意人的精明以及企业领袖的政治敏感与战略观念。这如同他率领下的邵氏电影和TVB,一路制作出脍炙人口的影片和剧集,一路又被抨击为阻碍业界发展的冷酷垄断者。 当《南都周刊》记者对TVB进行采访时,邵逸夫仍然在工作,因为他仍然要打理邵氏影业和慈善基金。用TVB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的话来形容:“六叔”每天仍然在上班,如果幸运的话,你或许会在电视城的某个地方能遇到他。 长线作风 在TVB乃至香港电视业界,邵逸夫无疑是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不过,没有外人能清楚了解邵逸夫的心里在想什么。人们只能看到他偶尔被太太方逸华,TVB管理层或者明星港姐陪同,对大家笑意盈盈地挥手。 乐易玲还记得一件事:有一天,邵逸夫在办公室悠悠地拉开抽屉,展示给她看:“做人要简单,不要有太多物质需求。简单的几件衣服,一个银行存折,一支笔,一个手表就足够了。” 一闻此言,乐易玲赶紧检讨自己,把多余的存折户口取消了几个。“我想了一下,也对,万一有天我离开了,东西那么多,谁知道我的东西放在哪里呢?” 在传记中,1950年代的邵逸夫,就是邵氏影业的化身,这家电影公司在管理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其核心就是邵逸夫。当他的阵地转移到TVB,这个掌舵人的管理风格也开始变得含蓄。“各种层次的人员都在场,六叔的说话方式是有弹性的,同时也很有针对性。他叙述问题的态度很宽容,但认真听的话,你就知道他是有意向的,能听出他话语中有决定的意思。”资深演员廖启智回忆说。 由于从年轻时就进入电影工业,邵逸夫精通西方的电影制片体制——这包括与编辑、导演签订优先合同,雇佣合约演员,以及炒作明星私生活等等。目前的TVB有将近1000个合约艺人,而地球上没有哪家大型电视台,像TVB那样至今仍“顽固”地保留“一条龙”模式的资源制度。 “六婶”方逸华陪伴邵逸夫半个世纪,一直被视为邵逸夫最亲密的伙伴以及最忠实的接班人。在方逸华的提拔之下,陈志云、乐易玲等TVB高层也在21世纪崭露头角,开始着力拓展新业务,但TVB的影视梦工场模式,却从未动摇过。 只要你的项目计划能在TVB高层通过,TVB能提供一切你需要的电视制作资源。邵逸夫就是这一切的收集与掌控者。“尽管已经是年纪很大的长者,但你能感觉到他思路清晰,精神和样貌都很好。他很知道自己需要下属如何配合他,话语里也交待得很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各种员工的长处,以及他们各自掌管的业务,真是难得的将才。”廖启智说。 如此大手笔与长期的影视歌资源积累,邵逸夫在香港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徐小明曾是挑战邵逸夫的人,他在1990年代末替ATV(亚洲电视)引入《还珠格格》,令习惯了强势的TVB一度阵脚大乱。不过,徐小明私下却把邵逸夫奉为偶像,甚至每到春节时,会到邵氏公司专程给邵逸夫夫妇拜年。 徐最佩服的是邵逸夫在电影行业中的长线作风。“他觉得某个导演或演员有潜质,就会不断让他们尝试。因为他很清楚,公司跟他们签下的是长约,是投资。我跟你签十五年约,你两年内红了,我就能赚十三年钱,五年内红了,我就赚十年钱。”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