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信息本地化服务机构,交大铭泰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铭泰)创造了三个第一:国内第一个通用软件上市公司,亚洲首只“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8148.HK)第一家上市企业。不禁让我们对其董事长何恩培刮目相看。 1997年,交大铭泰从一个不足9平方米的地下室,只有4名员工的不起眼的小公司开始创业,在何恩培的天拥有上亿元巨额资产,以开发、销售技术创新性强的翻译软件(东方快车)、播放软件(东方影都)和网络软件(东方三王、东方虹)而被业界誉为“东方三强”的大型旗舰式通用软件企业。交大铭泰的领军少帅何恩培,也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在软件业界更加引人注目。 瞒着学校“地下创业” 1969年7月,何恩培出生于四川大竹。1988年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专业,1992年被保送本校续读研究生。由于他出色的毕业论文获得特等奖,而被国际工程师学会吸收成会员并列入检索中。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被保送没几天,何恩培就带着几个同学承包了武汉著名的电脑一条街上的武汉高科公司系统工程部,开发电脑印章系统、电脑免疫系统。他的第一笔是1000元,是向父母借的。 那时的高校还没兴起“创业潮”,一切活动都是瞒着学校干的。一段时间后,生意开始盈利了,他们又滚动投资,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多后,他们共赚了23万元。他们用这些钱到处考察,参观展示会、联系企业……何恩培初涉商场就获得了成功,他感受到了创业的快乐。 1995 年研究生毕业时,学校决定保送何恩培去日本读博士,何恩培婉拒了。他认为,所谓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抉择之中。研究生毕业后,何恩培先后在深圳华为、珠海南科工作过,刚开始每月工资1200元,不够花,还得向公司借。但他从不向老板提工资的事,而是积极为公司解决问题,以工作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半年后,他就成了公司的高级主管之一,年薪涨到8万元,公司还给他配了车,给了他一套房子。 1996 年,他被珠海市评为“珠海市优秀中方干部”。功成名就之际,他断然放弃已拥有的优越生活。1997 年,为了更好地发展,何恩培来到北京的中关村,在一家软件企业任副总经理。那家公司是个家族企业,老板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而他希望能参与决策,这一矛盾的无法解决导致了他的离开。 正是由于这种经历,让何恩培深深地体会到,企业领导一定要勇于承认错误,同时要学会包容。何恩培说:“我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不一定比其他领导者更强,但我最擅长做团队中每个人的一面镜子。比方说领带打歪了自己不知道,面对镜子的时候就知道了。因此并不需要我绝顶聪明,我只要做好一面镜子,做好一个交流者、沟通者。” 怀着这种“做一面镜子”的理念,一年后,何恩培决定自己组建公司,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说:“我从小就有一种冲动,希望这辈子能给别人一个舞台,让别人和我一起来跳舞。”1997 年 9 月,何恩培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他与4个志同道合者谈了整整一夜。当地平线开始泛白的时候,一个新公司诞生了,这就是北京铭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5个人倾其所有,凑了15万元。他们由此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是宽容成就了我” 铭泰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及销售四大系列软件产品,其中以翻译软件为主,其余则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应用软件及娱乐软件。1998 年6月,何恩培从实达集团引进600 万元资金,开发出第一个产品《东方快车》,并将公司更名为实达铭泰(北京)软件公司。说起那段快速发展的日子,何恩塔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场“《东方快车》生死战”。 在《东方快车》出来之前,南京月亮公司在汉化翻译软件市场中独占鳌头,该公司的《即使汉化专家》在这方面是老大,没人能与之叫板。何恩培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让他的《东方快车》一炮打响?经过慎重考虑,何恩培决定与《即使汉化专家》叫板。第一步他采用了“三个一”战术:集中火力猛攻一个媒体即《电脑报》,因《电脑报》在IT圈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集中精力占领一个城市即北京,北京作为中国it大本营,其软件销售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搞活一个代理商即“联邦”,因“联邦”是软件销售的主渠道,占整个中国软件销售的40%左右。与此同时,他还参加各种展示会,并让消费者当场感受、免费使用自己的产品。 《东方快车》的销售势头越来越好,并冲到了销售排行榜第一。这下,南京月亮公司慌了,赶紧在技术上升级,但为时已晚。最后南京月亮公司采取了降价策略,何恩培的应对措施不是让自己的产品跟着降价,而是另辟蹊径。恰在这时,中国遇到了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何恩培决定展开一场“洪水无情人有情”软件义卖活动:凡是在中国红字会捐款10元以上的人,凭捐款单都可以用48元买到一套原价160元的《东方快车》软件,比《即使汉化专家》还便宜10元。这样既援助了灾区,又给了消费者以实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