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从最初只懂哲学理论和遗传工程学的大学毕业生,到如今开口闭口各类财务KPI的,复星的四位创业者给世人新添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创富故事。梳理四人的“发家史”,你会知道“想象力”和“行动力”是财富得以起飞的两翼。 1998年5月,复星实业(600196,复星医药[14.83 2.06%]前身)发布了招股说明书,这是民营企业IPO上市的第一股,而在这个政治意义背后,还有一个很扎眼的地方,是主要管理团队的年龄,当时5位创业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1992 年11 月,复旦两位团委老师放弃了他们的在学校的稳定工作,25岁的郭广昌投资3.8 万元与24岁的梁信军合作创办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下文称:广信),主要从事市场调查和咨询业务,历时10 个月即实现了第一个100 万元收入,之前,梁信军在复旦团委工作月工资是200多元,“我是挣100万就够了。” 很显然,有了100万之后,你可能会想要得更多。事实上,从1993 年6月开始,广信逐步退出市场调查业务,放弃了熟悉的奶酪,投身于新的事业,“当时复旦大学和北京的大机构全都加入竞争,我们哪里是对手?”梁信军解释了当时产业转型的背景。事实上,即便是上市前的1997年,复星实业还有176万的咨询收入,足够小康。 更合理的解释,也许是梁信军定义的企业家精神,“第一,勇于设定更大的目标,十万的时候敢于设想两百万的目标,两百万的时候敢于设定两千万的目标;第二,遭遇个人事业低潮﹑行业衰退甚至经济危机时进退得当,表现得比别人好,能成功走出;第三,要善于复制团队,复制团队的同时要把企业家精神复制进去,还要加上专业化能力;第四,要认识到世界变化很大,要有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后面两项,得到了直接的应验,很快,汪群斌、范伟和谈剑也陆续加入了团队,1994年成立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称:复星集团)。 这个团队,很快形成了某种良性的化学反应,郭广昌评论说,“团队的配合就是性格的配合,群斌是性格上很细,范伟也是这种特点,而我和信军就比较跳跃,走在一起,是一种机会和幸运,当然也会有必然性,相互欣赏和志同道合。” 正因为思维跳跃,复星很快就从市场营销咨询延伸到了有些相关联的地产包销,1993年底,复星通过房地产代理销售实现了第一项1000 万元收入;而因为性格的“细”,创业前曾担任复旦遗传研究所的教师汪群斌,带领研究生,“倒腾”出来PCR 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这在1996年就为复星赚到了第5000万元,正是这款让复星高科技开始名实相符。 在创业时期,这群年轻人展现了他们天然的商业直觉。梁信军至今还很自豪,他们在地产销售方面开了很多先河,“房地产销售我们在上海创了好几项第一,第一个在报纸做房地产广告,第一个做DM直递广告,进行精准的地区投放,售楼样板房可能也是第一个。”而他们出售诊断试剂的方式,也颇有几分如今时兴的“能源合同管理”的味道,“我们开始卖试剂到医院,给医院提供整套服务,人、试剂、机器都是我提供的,医院收到钱再分给我们,没有风险。” 东盛创新董事长申跃华当时正从事医疗仪器的进出口业务,他供职的基因公司曾经为复星供应医疗仪器,现在申的基因公司仍然在年销售2-3亿的规模,而复星已然一只“庞然大物”。申将当时复星“暴发”的原因归结于商业的敏锐,“基因公司当时走的还是科研口,但复星开拓了临床的诊断应用,市场空间大很多,因为医院可以利用试剂进一步挣钱,常规使用,用量大,供货比较稳定。” 几次成功的跳跃,很快让复星集团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当时其旗舰复星实业(600196)为例,1994年至1997年期间,总资产由5746 万元人民币增长到28725万元人民币,净资产由1944万元人民币增长到10072 万元人民币,1997年销售收入达1.9亿元人民币,利润3602万元人民币。 自此,复星四人行即将拉开下一幕的“财富传奇”剧。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