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六尺巷。 安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的故事是桐城人和桐城文化“礼让包容”、“谦逊真诚”的一个缩影。在记者看来,安徽鸿润集团董事长就是这样一个浸润着“六尺巷”精神的地地道道的桐城人。 面庞黝黑、笑容憨厚的夏吉国告诉记者,做包容的人、做的人,哪怕偶尔吃亏了,但最终还是会获得回报。 1993年,接受了一大笔订单的夏吉国将加工好的羽绒服交给,结果对方验货面料不合格,导致公司损失30多万元。当时,夏吉国完全可以将这笔损失从面料供货方找回来,但他没有这样做,夏吉国对记者说,30万元买了经验教训。从那以后,鸿润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未发生过任何质量问题。鸿润曾有一名员工考上了公务员,这名员工向爱才的夏吉国表达了不愿离去之情,夏吉国于是与其签订10年劳动合同,并安排其带薪到外地进修一年,所有往来的交通费以及奖金都按在岗员工待遇,然而这名员工出国参加交易会,转移客户,甚至伪造公司公章,造成公司巨大损失。“这怨不了别人,我只是把别人都看成与自己一样真诚”,受了欺骗,夏吉国仍然说,每个有责任心的家都会将诚信视做生命一样可贵。 18年来,鸿润从未拖欠过银行一分本息。夏吉国就是这样一个真正从“六尺巷”里走出来的人。 □本报记者胡笑红 ■人·财·榜 ■个人简历 1991年7月,创办安徽桐城陡岗羽绒厂,任厂长 1997年7月,组建安徽桐城市鸿润集团公司 2002年12月,发起设立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起,在清华大学就读国际总裁EMBA班 ■上榜理由 18年前,夏吉国用拼凑起来的3万元,在安徽桐城的乡下成立了规模仅有4人的陡岗羽绒厂,如今中国羽绒被出口平均每出口10条就有3条来自夏吉国的鸿润集团。 作为全国最大的羽绒被生产和出口基地,鸿润集团已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今年爆发全球,国内出口行业雪上加霜,很多企业纷纷倒闭,纺织行业尤甚。如此严峻形势下,夏吉国的鸿润集团更是表现得独树一帜,外贸出口仍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增长。 在改革开放的潮起潮落中,这位执着朴实勤奋甚至倔强的农民在商海恶涛中顽强求得生存,勇敢捕捉,完成一次次华丽转身。可以说,他和他的鸿润集团正是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本报记者胡雪柏摄 篇 11月初,总投资8亿元的鸿润国际工业园二期在公司总部安徽桐城正式落成。谁能想到,这个中国羽绒被大王是从安徽桐城一个仅有四人的乡镇企业起家的?谁又能想到,当年为了区区20万元的,夏吉国在信用社门口抱头痛哭?在改革开放的潮起潮落中,恰恰就是这些执着朴实勤奋甚至倔强的农民企业家在商海恶涛中顽强求得生存,在完成一次次华丽转身和小鸡变凤凰的神话后,夏吉国和他的鸿润集团开始了新的蜕变。 凑够3万元艰难起步 1991年,夏吉国的老校友、安徽桐城新店乡党委书记潘来兵动员夏吉国办乡镇企业,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当时已是当地致富能手的夏吉国能够带动大家致富。 夏吉国犹豫了,凭着多年收购羽毛,自己已经有了2万元存款,在当时“万元户就是大款”的年代里,夏吉国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但创业毕竟不是儿戏,搞不好辛苦积攒的这2万元也可能血本无归。看着老校友真切的目光,想着也许能创下一片新天地,夏吉国作了决定:干,就干自己的老本行羽绒加工厂。 然而,当夏吉国东挪西借凑够三万元启动资金后,乡镇企业局的负责人却不买乡书记的账,局里分管审批的一位科长眼皮抬都没抬不屑地说:就凭你也想办厂?这位科长也是话出有因:在离新店乡陡岗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大型羽绒厂濒临倒闭,而新店乡也已有一家羽绒厂开办。 恰恰是这位科长的话刺激了夏吉国渴求成功的心。“这句嘲笑讥讽,也成了我后来做事的动力,我想,我应该感谢他才对。”夏吉国这样跟记者说。 从事是自己最有把握的事情,夏吉国与同去的潘来兵一起坚持:两家企业在同一地方,有竞争才有更好的发展。那个年代办企业相当不容易,夏吉国费尽周折最终盖齐了所有公章。就这样,一个仅有四人的乡镇企业“陡岗羽绒厂”诞生了。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