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来张涛创业的路径,或许是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再选择去创业让张涛身上有着一种年轻创业者们最难具备的从容和足够的耐心;而在上海的商业文化下长大并在美国受到过 10 年的互联网历练也让他更加清晰地知道生意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气质也奠定了大众点评网这家公司在之后 8 年里的基调。 现在回头来看,张涛当初的创业想法实在是简单。 张涛是一个讲究生活品位和情调的人,回国后发现即便是上海吃来吃去总是那么几家饭店,联想到在美国时曾见到的关于饭馆的索引指南,2003年,张涛就开始尝试通过用户的点评把饭馆信息搬到互联网上。 那个时候做这件事情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先例。直到 2004 年,被戏称为美国的“大众点评网”的 Yelp 才在旧金山创立。在互联网远未普及的 2003 年,利用网络来做做商户点评还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 最初还只是一种尝试,因为中国人性格上的内敛和那个时期网民结构偏年轻,连张涛自己都不确定这种模式能不能行。 验证的结果发现尽管中国人性格内敛,但是在网上还是乐于去表达;上海相对发达的商业环境下,餐馆的林立让网民天生对去哪吃喝就有选择和比较的欲望;这也让张涛坚信了自己的一个原则:做点评一定要选择那种竞争激烈、信息丰富且用户需要经常做出选择的领域。“如果我们当时选择做房地产的点评或者按摩院的点评,可能早就死掉了。”张涛笑称幸亏自己喜欢的是美食。 到了 2003 年的 10 月,张涛尝试把最初积累的餐馆点评信息出了一本书,反响居然还不错,在其网站上,也确实开始有一批核心用户整天黏在社区中,撰写优质的点评内容。这也让张涛开始有底气走出上海,将最初的模式在北京、杭州、南京、深圳等几个城市进行复制。 复制的过程相当于把上海做过的在新的城市重新再做一遍。从搜罗当地餐馆信息到找人写点评,再到形成社区氛围逐渐让用户产生内容,一点点深耕细作,丝毫不像互联网公司占领外地市场时的水银泻地。这样的艰苦工作持续了一年多,到了 2004 年底,大众点评覆盖了 20 多个主要城市,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去找到盈利模式了。 然而,即使在那个时候,张涛和他的大众点评网除了模式上看起来比较新颖之外,依然是一个离中国互联网主流还很远的小生意,“思路挺好,靠什么盈利?”成为投资人在那个时期对大众点评最主要的疑问。 在流量变现为王的 2004 年,大众点评网在投资人那里看起来确实一点也不“性感”——且不说 2004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接入总数只有 8000 万,这其中乐于对吃喝玩乐撰写点评的更是凤毛麟角,大众点评的那点流量根本无法打动大广告商去投放广告,在“流量=广告=收益”的 2004 年,在一些投资人眼中,大众点评网的价值甚至远远比不上一个网址导航站变现来得直接。 而在那之前,大众点评的发展一直依靠的是几个创始人自掏腰包的那点启动资金,既然融资难觅,想办法找到盈利模式也就成了这家网站生死攸关的选择。 转折最终还是来源于张涛跟线下商户的接触而不是对线上流量的执著。 “当时跟商户接触发现很多商户都有自己的打折卡,我们就想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会员卡,用户消费了 1000 块可以积分 100 块,这钱可以再次消费,也可以换礼品、充值卡之类的,我们于是就做了会员卡,当时也是靠这个去融资的。”张涛回忆道。 2005年,凭借着会员卡业务大众点评终于获得了领投的A轮 100 万美元融资,尽管与同时期当当、卓越、亿龙等动辄数千万美元的融资相比这笔钱实在少的可怜,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大众点评网来说已经算是雪中送炭了。 不过,在张涛事后看来,会员卡这一商业模式从构思上看不可谓不聪明,但是执行起来却比想象中困难百倍。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