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马路上,用手机搜索“steak(牛排)”时,你是想找一家做牛排的餐厅,还是想了解牛排的做法?在这方面,Everything.me要比谷歌更加了解你的需求。 verything.me的创始人艾米·本·大卫(左)和拉米·卡斯特斯坦(中)在2011年的TechCrunch大会上 如今,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已不是件新鲜事。你会兴奋地装上满屏的应用程序,但可能不出一个月,就会忘记那个能帮你买电影票的应用程序叫什么名字。如何在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里迅速找到你要用的那一款?这是个有关搜索的命题,而Google并非最佳解决方案。 一家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创业公司Everything.me正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推出的移动搜索引擎用一种简单聪明的方式颠覆了你的搜索体验。当你搜索“Titanic”时,他们会迅速帮你找到预订电影票的应用程序——不过不是你手机里已有的应用程序,而是基于网络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打开的类似程序。他们的野心是打造未来的可视化移动搜索入口,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谷歌。 3月30日,这家成立仅2年的公司获得了李嘉诚旗下风投公司Horizon Ventures350万美元的投资。“我们相信,移动搜索市场正面临分化,颠覆性解决方案的出现会加剧这一过程。”HorizonVentures首席财务官Jason Wong对媒体说,“我们完成了这笔战略性投资,相信Everything.me移动搜索是为智能手机时代而生的。”HorizonVentures曾投资过颠覆itunes的数字音乐服务商spotify、苹果语音智能工具Siri的母公司和社交巨头facebook。这是他们投资的又一家创业公司。 移动网络的GPS Everything.me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在搜索前会先思考你想做什么,并在友好的界面上给你尽可能多的结果。 例如,用手机浏览器访问Everything.me,在首页的搜索框里输入“Lady Gaga”,返回的结果是几十个与之关联的应用,点击进去就能访问各种界面。从搜索结果可以看出程序对这次搜索目的的揣测:你也许是她的粉丝,想上官网看看;你或许想了解关于她的新闻,可以看雅虎新闻;你可能想下载她的歌,可以在Spotify上在线收听;你如果想看她的视频,可以去YouTube⋯⋯每一页列出了16个结果,点击每一个都能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它并没帮你做具体的事,只是把你带给了专家。若是你想了解Lady Gaga的生平,Wikipedia是最好的去处,它绝不会在首页列出一个转载Lady Gaga生平的百度空间入口。 在Everything.me呈现搜索结果时,手机的背景图片会变成一张Lady Gaga的照片。在你搜索“cat sick(猫生病)”时,背景会变成一只猫做手术的场景。不过,在解析猫生病这个问题上,它只给出了一系列问答网站的结果,还有一系列网络零售网站,如宠物用品零售商Petco、亚马逊、Ebay等。显然,它对“生病”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否则结果中应该有离你最近的宠物医院。 这个应用的诞生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使用手机或电脑搜索时,情境和目的可能大相径庭。你用手机搜索“Steak(牛排)”时,极有可能正站在大街上要找家餐馆吃饭。在Everything.me上返回的结果,第一个是Yelp(美国版),第二个是“餐桌预订”服务,紧接着是Foursquare上的朋友签到推荐。你也能找到关于牛排的维基百科,不过在第二页。而Google移动版的搜索结果,排名第一、第二条的是牛排做法大全,第三条是牛排的百度百科。可是有多少人会在大街上闲逛时,会突然想知道牛排怎么做或是牛排的营养价值呢? 搜索框右侧排列着一系列垂直搜索入口,有“社交、天气、食物、电影、购物、新闻、游戏”等。如果你想知道关于牛排的新闻,只需再点击“新闻”,或是在搜索框里输入“steak@news”,你会看到一排CNN和ABC新闻的结果入口。 可惜的是,Everything.me对中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输入中文的“牛排”,返回的结果里没有一个“”或是“餐馆推荐”。它并不认识这是一种食物。公司官方网页称他们目前的服务主要面向美国。 联合创始人艾米·本·大卫(Ami Ben David)解释,搜索的结果还会不断演进。当你搜索一个明星时,结果会根据他/她最近是否发表新唱片或电影作品而不同;若选择了某一项搜索结果的用户越多,这个结果的排名也会越靠前。“用脚投票”让程序“学习”大多数人的搜索动机。未来,Everything.me还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搜索结果。 年轻公司的创业史 Everything.me的前身是一个名为DoAT的应用程序,现在苹果的app商店里依然可以下载这个程序。Everything.me是这款移动应用的网页进化版,操作更简单,界面更友好。 这不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的创业公司。Everything.me联合创始人兼CEO拉米·卡斯特斯坦(RamiKasterstein)曾是以色列著名安全软件公司Aladdin的雇员。在那里他结识了现在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艾米·本·大卫,但他们当时并没有要联手大干一场的意思。不久后,拉米辞职去做了风险投资家,又在2006年创办了音乐软件公司,出售类似电脑吉他这样的产品。本离开原来的公司后,去了Oberon Media任国际运营官一职。直到2009年,拉米在给其他创业公司做产品商业策略咨询时,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空白。于是,他在2010年找来本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西蒙,成立了DoAT公司——那正是智能手机用户数开始井喷的年代。后来,他们将名字改为“Everything.me”,意为“你能搜到所有你想要的”。现在,这个拥有18人的创业公司,总部设立在以色列和美国,已经融资1250万美元。 在2011年的TechCrunch大会(由美国最著名的科技媒体之一TechCrunch主办,专注于发布重大科技新闻,深度剖析创业公司——编注)上,他们推出了DoAT的app应用。那也是个移动搜索应用,可以用@符号来缩小搜索范围。DoAT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本说,大多数用户都认为它过于复杂。 “我们并没有获得我们所希望的那种用户增长势头,因此我们没有跟技术人员聊,而是去跟内布拉斯加州的妇女和纽约市的孩子们聊。”他对科技博客The Next Web撰稿人科特尼·博伊德·梅尔斯(Courtney Boyd Myers)说。 DoAT的原班人马投入了Everything.me项目的研发。本说:“当我设计Everything.me时,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为iPhone重新发明搜索?如何让搜索变得美妙而令人振奋?” 今年3月,本将Everything.me带到在奥斯汀举行的“西南偏南”互动大会,并引起了轰动。这个会议是创业公司的舞台,twitter、foursquare等公司都曾在此首次广受关注。科特尼认为这是今年大会上最好的新应用,高度可视化、即时的友好体验让每个人都打开它搜索自己的名字。 本在问答网站Quara上解释Everything.me的搜索逻辑时写道:你可以给出明确的指示,比如“我只想要看CNN或是《纽约时报》的报道”;或是相信我朋友的判断,比如“我要从Fandango上买电影票,因为我朋友就是从那买的”。Everything.me都可以实现这些功能。 科特尼在文章中评论道:“在我看来,Everything.me除了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外,最有趣的地方是它平衡了搜索结果的公平性。”谷歌已经是一个帝国,谷歌购物或是谷歌天气会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排名第一。而Everything.me却会提供其他来源,如亚马逊、Ebay、Craigslist或weather.com、weatherbug这样的结果,谷歌的搜索结果也被作为一个入口放在屏幕上。 仅仅是改变谷歌对于搜索结果的垄断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功。目前,Everything.me仅有10台服务器,谷歌却有90万台。 接下来几周,他们将会开发基于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平台的本地应用。他们并不着急用它来赚钱,本十分自信:“Everything.me作为一款搜索产品,盈利模式十分成熟,广告商自然会跟进。” 但在移动搜索的领域里,要长久地占稳山头并不容易。Everything.me的弱点十分明显:用户无法直接看到搜索结果,必须经过二次点击。研发者认为二次点击是必要的,但用户是否习惯是另一码事。另一方面,谷歌的移动搜索目前依然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苹果公司收购了应用搜索平台Chomp,未来感十足的语音小秘书Siri也被认为是移动搜索的有力竞争对手。 想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谷歌,Everything.me正在做一件类似于蚂蚁挑战大象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