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时,我的专利已向社会公布,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卡在专利局的流程中,一直没有给我最终授权。自从专利公布之后,我回家一打开邮箱,塞得满满的都是“专利合作”、“专利开发”的邮件,我满心欢喜地打电话过去,发现全是骗钱的。 我想拿着专利去打动投资人,谁知一提专利,对方更不耐烦了:“一听专利我就烦,有专利的人我见得多了,都不靠谱!你不如赶紧把产品做出来,赶紧做推广啊!”我哭笑不得:“就是没钱才想靠专利找投资来做产品啊!”这简直是个死循环。 也许专利吸引投资这条路,只能在日本、在美国才走得通吧! 而回过头来,这几年互联网行业早已物是人非,网民们对凯利“只是怀念”—这时新浪和百度的门户、社区纷纷崛起,聊天室也已经被QQ群取代。有人留言说:“怀念凯利网,但我现在的朋友都在新浪啦。” 凯利网逐渐变成了公司的包袱。但看着少数留守网友的支持,我又舍不得再一次关掉它。凯利网是我的“社会责任”,至少它能证明我还是干了一些事情吧。 不知不觉到了2009年,整个互联网行业开始回暖,我还是没能迈出通向成功的关键一步。但行业突然就“有钱”了。很多热钱进入,一些“回钱快” 的项目受到青睐。钱生钱是多么容易的事情,我身边的一些IT界人士,就这样拿到了“第一桶金”,然后开始创业。他们租下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雇好团队,然后找到投资人坐下来谈生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而兜兜转转,我到底干成了什么? 假想敌腾讯 “我希望第一轮有数百万美金的资金进入,一口气让中国互联网翻天覆地。这才是我的创意应有的玩法。” 其实,我还是有机会拿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的。是我自己不要。 在2007年,我的“虚拟办公”团队日夜写代码,终究完成了手机即时通信产品,我给它取名为“凯聊”(后来改名为Caca),希望它能与凯利品牌互为突破。产品的版本可以在诺基亚的几款手机上运行,我和朋友用手机来试验,从WAP网站上下载产品安装之后,就可以互相发送免费的短消息,当时这个产品还能支持简单的“忙碌”、“离开”等状态。 我的创意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我有不少来帮忙的朋友也认可了我的创意,开始全职到我的公司上班。创业之路似乎一下子明朗起来。投资人方面接连传来好消息。一些天使投资人表示他们愿意提供5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还有一些人愿意投出300万元,但就要求大量控股。 —第一轮就被控股,以后还怎么玩呢? 在我的构想中,我们可以通过细分市场,挑战移动、联通这样的运营商,或是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就如同之前投资人的担忧,我们的创意容易被复制,所以产品一旦面世,就需要大资金砸出一个大市场,让这些大公司措手不及。 终于占据“优势”的我也开始一再审视那些投资者。我是以“与腾讯对抗”的要求来挑选合作伙伴的。我拿着自己修改多次的商业计划书,对投资人说,A 轮投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像300万~1000万美金这样的资金进入,我们可以一口气让中国互联网翻天覆地。这才是我的创意应有的玩法。 终于,有一家投行响应了我的“雄心”。我欣喜若狂,在我的想象中,这场以弱胜强的决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投行的建议是,等产品更完善后再注资进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把好消息带回公司,让同事和朋友们加紧开发。人员不够,我到处找帮手。但是,诺基亚S60使用的塞班系统,开发产品实在不像如今的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一样便捷。 开发速度太慢,而这一慢,就拖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随着报纸上萧条报道的日渐频繁,环境变化简直如排山倒海一般扑面而来。身边朋友接连失业,企业纷纷收缩战线,投资迅速冷却,我捧着一个被投资人赞赏的产品,却没人拿得出钱来让它轰动市场了。 我不得不开始向朋友借钱以维持公司,又想办法做外包业务以维持生计。但我们没有固定的外包客户,只能通过朋友接一些几十万元的小单。但哪怕连这样的小单都得抢着做,这些单子通常要得急,利润还很低,做起来非常辛苦。 等咬牙挺到了经济回暖,我已精疲力竭。而如今,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技术替代了塞班,我的创意也变成了一个“老”创意:“这么多年都没做起来,现在能做起来吗?”然后还是那个魔咒:你的想法,别人一听到,一复制,你就Game Over(游戏结束)了。 2010年,加拿大的Kik应用开始风靡全球,雷军的米聊、盛大的Kiki、腾讯的微信接连出炉……我的游戏真的结束了。 2011年,我拿到了专利的正式授权,有点啼笑皆非。这张纸到底有什么用呢?我还是想重拾旧梦,但是投资商一提到互联网巨头,便谈虎色变。朋友建议,要么就学,靠打专利官司来“维权”;要么就卖掉算了。有律师劝我说:“你这个专利想要估值都没个权威,别说打官司了。不如趁着这几年这类产品火,赶紧把专利卖了吧。” 腾讯的微信开始俯冲市场,我连战场的边都没摸上。几经辗转,我的专利最终转让给了我计划中最大的对手,腾讯。 至少,拿到这笔专利转让费,我把当初借朋友的钱连本带利都还了,他们中有的人不了解情况,还挺为我开心的。如今,微信类应用果然颠覆了时代,只是所有的光荣都和我没有关系了。 记者手记: 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库里,现在仍能查询到赵建文在2006年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或囊括手机电话本的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这也许能证明他确是最早有“微信创意”的人。记者也采访了一些业内的技术人士,在他们看来,专利只是一个“解决方案”,方案与产品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 与记者通过Skype交流的时候,创业数年的赵建文自己也很矛盾: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幸运”,“我的判断是准确的、超前的”,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专利“从来没能受到保障”;一方面他为自己的创业勇气而自豪,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是在用“做一个常人做不成的事,一个完全超出自己能力的事”的勇气在创业。 好的产品来自好的创意,但创业者需要解决更多现实的问题。希望凭激情撬动资源,又让感情在项目抉择中占据上风,还寄望于用投资“病毒式铺开,毕其功于一役”……未免过于理想。 转让专利之后,赵建文重回职场,又去了美国读MBA。“怎么看待过去的自己?”记者问。 赵建文说:“创业就是闯江湖,江湖本来就是很险的。而我想学刘邦,只有三尺剑,就想取天下……”想了想他又说,“我的不少朋友都有不错的创意,但他们为了还房贷,不敢出来拼一把。我和他们还是不同的。”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