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大方向有了,但具体的难点在于:面对诸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覆盖,不同区域用户的使用习惯,双方后台如何紧密结合,怎样充分利用流量,尤其是技术上如何进行深层次对接。为此大家都做了很多努力工作,以进行改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Get Jar得到不断升级,GO桌面的收入也逐渐增多。 目前GO桌面已经是Get Jar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3G门户从这项合作中获得了百万美金级别的收入。 由于有了跟Get Jar 的合作,Tapjoy前不久也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寻求合作。 与Get Jar的合作成为GO桌面真正迈入硅谷门槛的第一步。 此外,除了这些“流量模式”,其它有可能的合作伙伴,我们都会有针对性的进行拜访。比如,为了国际化用户的手机安全体验和考虑,GO桌面正在推出各个语言的安全版本,所以将计划与国外的杀毒软件企业合作。另外,GO桌面也有便签类类的Widget插件,所以也在和Evernote接触合作。 被歧视是正常的,怎样去打败它? 在旧金山的这几个月,可以深刻的感觉到,硅谷看待中国的创业公司,是带着有色眼镜的。除去中国创业者难以摆脱的“抄袭原罪”,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边市场体量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企业的数据难以被人相信。比如,在我们2012年5月拜访谷歌前,他们在考察我们、决定是否会谈时,一度以为我们是什么“恶意软件”,否则难以解释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下载量。 中国创业者,即使在国内做得比较成功,说出的数字,在硅谷看来都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些数字通常是美国相近规模企业的十倍。比如美国的产品说,“我有很好的用户规模,大约500万”,但中国产品随便出来一个公司都会说,“我有几千万用户”。所以中国创业者来到硅谷,描述自己的用户数量时,这里的人不会觉得你比其它公司高很多,硅谷觉得所有的中国公司都说一样的数字,就是几千万到一亿这个级别,他们会习惯性地除以十。中国公司在硅谷真正能被承认的数据,就是数百万到一千万。 此外,中国公司与硅谷企业对待数字、产品的思维与理念也不太一样。比如,有的硅谷公司并不把新增用户看成第一诉求,这时你想去跟它换流量对它说吸引力就不大,它要看的是它的用户三个月内回头率是多少。 类似分歧不见得谁一定对谁一定错,重在交流与沟通,相互改变。 中国公司另有一个容易在硅谷碰壁的情况是,国内的应用产品严重依靠推广,同质化严重,差异化小,谁声音大,谁平台好,谁钱够多,谁就成功了。因而,对营销推广的重视程度有时超过了对产品本身的重视程度。但是,这在硅谷往往会行不通,在硅谷,产品领先才是王道。 通过这几个月与这些企业的不断接触和合作进展,我觉得要消除它们的偏见,一个重要手段是:尽量去和优秀的公司结识与合作。你只有跟优秀公司打交道,别人才会把你当做优秀的公司,认可你的实力和价值。换句话,与其自己说好,不如通过跟Facebook、Evernote、Flipboard合作,让它们来肯定你的用户质量、流量数据、产品体验。只要双方的产品一旦合作,彼此之间都会对对方带来的流量和其它方面的数据关注备至。这些数据会向合作伙伴说明,我们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这时,它们再对第三家公司给你背书、替你说句话,真的会比自己空讲要强百倍。 一旦打开突破口,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比如,Facebook就在2012年9月时就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寻求GO桌面与Facebook在用户系统、分享、 Like等等方面的结合,目前这个合作已经进入操作层面了。 其次,你必须要像本地人那样思考。即用美元的成本思考美元的生意,不能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成本与收益,而要数字对数字。 现在3G门户就派我一人常驻美国。在美国取得工作签证并不难,但一年之后美国政府就得看你是否在本地创造了就业,所以我们在2013年肯定会招一个三至四人小团队来继续推进本地各种商务活动,有的与收入直接相关,有的则是纯营销工作。2013年,我们在这边的营收目标是200万美金。 现在,在这边活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与创业者已不少了。上次,我在某个咖啡馆,一进洗手间,居然碰见CSDN的。 作者为3G门户副总裁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