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设计的习惯是,首先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然后在心静的时候,去N个产品里找近似元素,把能抄的优点混搭过来,一边扒拉一边沮丧地说,不行啊,抄不到多少啊,麻痹还得自己动手原创啊。大家的产品架构和思路不一样,设计理念与风格更不一样,我也想偷懒照搬,但不可能嘛。同事常嘲笑我说,你又到处抄了。我也不在意,有得抄是多美好的事情,结果却常是愁眉苦脸的“没得抄”。这里的关键是,你有自己的产品架构与思路,设计理念与风格,“抄”是为它们添砖加瓦,把你的构思实现得更好。但构思本身都靠抄的话,难免邯郸学步。 我比较反感同行用“体验很好”来评价产品,体验 2 字太含混,常听见吵架双方喊着同一句“尊重用户体验”,恨不得互相来一记窝心腿。不如将体验细细分解: 1、产品是否有用,至少有趣 2、用户是否能快速、直观地理解产品价值 3、交互对核心流程不构成阻碍 4、界面不引起用户恶感 5、细节处理引起用户好感 以上权重依次降低。拿迅雷做例子,有段时间它的界面引起我极大的恶感,交互细节处理每次用都被我嘟嘟囔囔地骂个不停,今天更加被“监视设置”气个半死,但还是掏 100 多块钱做迅雷会员——下载加速啊!而同行称赞一款产品,多盯住界面交互细节这些皮毛层的东西。何必喃?常被人挂在嘴边的所谓“体验很好”,即界面交互层的处理优雅得体,最大的用处是增加新用户的好感,让他有更多耐心去探索产品价值。因为界面交互“体验很好”而带来口碑传播,其实很少的,“有用有趣”才是口碑的根本。完全拼体验的产品也不是没有,比如 weico,随享,但案例并不多。对界面交互层的体验追求,更多是产品团队的个人追求,是他们的习惯与品位的表达。所以产品团队抠一抠体验也没什么,但外人把这个当做是核心竞争力,未免就天真烂漫了。 两年前还为一些花哨的,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所谓“个性设计”而沾沾自喜,现在却为使用更少的功能,简洁可复用的内容元素而喜不自胜。最近一年在产品设计上成长很多,没什么秘诀,多干活呗。策划交互 QA 一手承担,网站 APP 双管齐下。以前做总监指挥产品经理,只会把自己变成二杆子产品经理。但二杆子也有春天……刚组队时我在内部经常说,我是二杆子交互,请大家多提意见。半年后又说,“二杆子”3个字可以去掉了,我是普通交互,请大家多多指正。说明只要大量实战,哪怕无师自通,水平也是可以很快提升的嘛。真不欣赏那些抱怨活儿累的设计师——修行的机会是求都求不来的。 09年,我的 MSN 签名一度是“这个不美好的世界的改变,从你用力改变自己开始”。这句话到今天我还是相信的。几乎所有的沮丧失意都与命运无关,与你自己的缺陷有关。也几乎没有不能改变的缺陷,只有不能改变的顽固与惰性。 有一种说法是,熟人之间的网络社交需求,维系于激发熟人之间互相关注,讨论的话题。国外因为 party 流行,能提供常青话题,所以社交网站更活跃强大,国内这方面就很单薄,所以人人始终跨不出学生圈,开心也靠小游戏来勉力支撑。社会基因决定了国内互联网缺乏社交的基因。任何社交除了以“关系”为土壤外,还需要以“话题”为藤蔓,如果生活中无法提供足够的网络话题,社交的叶子也就无从依托了。由此看来,新浪微博重媒体并不完全是新浪的基因造就。我留意观察过不少普通用户的微博,生活琐事完全不能支撑微博的活力。不过,刚才有人用 QQ 空间的例子来反驳我对社交话题的看法,我因为不玩 QQ 空间,还真不好回答。憋了半天,只能解释两点:1、QQ 关系链比常规的熟人社交关系更庞大,2、QQ 的黏性保证了 QQ 空间的内容到达率。可惜这两点都没法复制。 跟运营妹子聊职场,我解释“新人比老人薪水高”的常见问题,理由有两个: 1、上级和老人接触得越久,对优点就越发觉得理所当然,对缺点又记忆深刻,而新人则只见其好,不闻其坏 2、对当下紧缺的岗位,上级心理上容易接受溢价 这两点啊,都是人性,和恋爱婚姻什么的也是一个道理。虽不合理,却难改变。等到公司分出“老人”“新人”,通常主线业务已经上了轨道,商业模型基本成立,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只要基本素质过硬,老人和新人的产能差距不会太大,但老人的缺点总是那么刺眼,对新人又满怀意淫。人性如此,所以有些公司里郁郁寡欢的“老人”不妨择吉日跳槽为宜。 关于“极致的体验”,我以前也讲过几次,后来呢,一听到就哆嗦。什么叫极致的体验?极致体验对成败有什么帮助?牛逼如 iPhone,关键环节不极致的地方也很多,比如中文输入法。所谓“极致”更多是设计者的个性偏好,无关胜负,也不是通用法则。我更喜欢和工程师认认真真地合计“研发性价比”这档子事情。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做设计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什么“极致的体验”,从不追求那个。有些环节灵感爆发,会有妙笔;有些环节必须爆破,逼急了也能发大招。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发挥,出自内心冲动,不需要任何口号来激励,目标来指引。简单来说,我认为产品设计者应该跟随自己的个性偏好,跟随自己的灵感与冲动,跟随自己对用户市场的观察理解,而不是跟随任何的成功案例,名人事迹,格言警句。 作者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icada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