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南海的国宴菜单上,蔡甸莲藕从不缺席。零售价从5毛钱飙涨到10元一斤,农户们缔造了“一年藕,一栋楼”的“神话”.据蔡甸区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蔡甸莲藕产业年产值已超过5亿元。 不仅如此,作为为数不多的地理标志之一,蔡甸莲藕已开始向“精武鸭脖”的知名度靠齐。小小莲藕如何放大“荷塘商机”? 近日,记者探访扎根荷塘的“掘金者”. 贩藕价高3倍闯市场下岗工翻身成富翁 早上5点,蔡甸区永利村的刘吉本已经起床梳洗完毕,开始打电话。电话那头是广州、郑州、北京等地的采购商,他们电话的内容,则是咨询当天莲藕价格,刘吉本说,这是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功课。 贩藕让他“腰缠万贯”,但入行比较偶然。 “2002年年底,我回蔡甸过年,发现家乡的莲藕品质很好,但农户却很愁销,”仔细考察后他发现,当时蔡甸藕的经销大部分靠政府,反之,农户自主的营销渠道太少了。这让从供销社下岗一直在外跟朋友做汽车配件生意的他有些兴奋。 春节后,他放弃外出“闯江湖”,拉了6个同伴,凑齐8万块钱,圈了一块宅基地,“合资”成立了蔡甸区永利村莲藕专业批发市场。 “这是蔡甸区最早的莲藕专业批发市场之一。”刘吉本说,但万事开头难,市场开业正逢非典,以及大雨天气,本地市场莲藕消费力锐减,“一亩地能产4、5千斤莲藕,能卖出1千斤就很不错了。” 本地没市场,刘吉本托朋友在西安、郑州、北京等北方城市打探,发现其实早在1997年,蔡甸莲藕在北方就已十分出名,但因交通,莲藕损耗太大,商贩们才放弃。 但当时交通状况有所好转,运到郑州只需半天,所以他们打算推销出省。 在定价上,刘吉本耍了个巧。 “当时藕价一斤5毛钱,但我决定每斤定到1块5,”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来能突出莲藕的品质,二来也是一种尝试。 但没想到,这种策略的效果意外地好,批发市场就卖了900吨左右的货,年销售额2000-3000万,利润达80万元。 莲藕价格翻3倍,还让刘吉本“出了名”,很多媒体都前来采访,借着这股“宣传”的势头,刘吉本的莲藕开始远销全国,第二年,销量就翻番,许多外地商贩还主动到蔡甸找他要货。 除了批发市场负责人身份,刘吉本还是永新莲藕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现在,合作社已经有500多家农户,”刘吉本介绍,每家农户交2000块钱就可入社,上不封顶,农户缴纳的资金则作为合作社的发展基金,用于统一寻找销售渠道和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如果商贩们价格压得太低,”刘吉本说,我们会让农户不接受订单,转而再以手中有大量货源的卖点,按保证农户利益的价格,出售莲藕,这样就掌握了定价权。 这种抱团共赢方式,让刘吉本有足够议价,从其手上销售的莲藕价格从未低于1块4一斤,“农户要想一年藕,一栋楼不在话下。” 加工成功转型4年翻身从负债到800万年产值 踏进王红卫的“香满园”公司时,他的藕汤厂房正在扩建。 据了解,香满园9月份厂房面积就能达到4500平方米,这是公司扩张计划的第一步。不仅如此,王红卫的银莲湖藕汤每年都能给他带来800万元的产值。 “但4年前,我个人最高负债额曾达到过160万元。”王红卫感慨。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