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仁创所有产品的原料都是沙子,这是否意味着“零成本”,产品利润特别丰厚呢? 秦升益:客户也会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换个角度来看,仁创的产品的确是取之于沙,但远远不能等同于沙。从“沙”变为“砂”,再生成一系列产品,已经经过了一系列高科技改造。你说,高科技值多少钱呢?微软一张光盘,为什么卖那么贵呢?高价格就在于其中的高科技含量,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有现象。 仁创的产品不是简单地制造,而是高科技创新。沙子无本,创新无价。当然,我们的理念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为我们创造产值。 我们不追求暴利,但追求合理利润。可以说,在我们所涉及到的几个领域,如果是和国外产品直接竞争,功能上会超过它,但价格上会低于它。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说你是“技术狂人”,你的创新理念来自何方? 秦升益:我的创新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用《易经》的思想来指导创新。中国的《易经》是智慧,而西方的科技是知识。前者是道,后者是术。用《易经》思想来说,我的创新就是从“相数理”到“理数相”。“相”是形状,“数”是结构,“理”是功能。 譬如,我们买杯子时,首先看到的是形状,后看到的是结构,最后消费的是功能,但发明时则相反,首先要满足功能需求,再确定相应的结构,结构确定下来后,再确定形状。这就是从“理”到“数”再到“相”的过程。 《中国经济周刊》:你的这些传统文化功底是如何练就的? 秦升益:实际上,我的传统文化来源于幼时家教。我的外祖父是秀才出身,满腹经纶,他在我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他主要教我练书法,他先写一遍,我再临摹。他写的全是四书五经的古文。由此,《易经》、《大学》、《中庸》、《论语》等就浸入我的血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精神营养就一直滋润着我,指导着我,激励着我。我越来越深入地领悟到其中的精华,也有意识地应用到我的发明创造中。 《中国经济周刊》:你如何将实验室的创新与市场对接,如何开拓市场? 秦升益:其实,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系统创新,不仅仅在实验室需要创新,在市场开拓上也需要创新。 为什么做企业一定要去瓜分市场、抢占市场呢?可不可以创新市场?就像科研工作者经常说,“要紧跟世界前沿”,那都是跟在别人后面,永远步人后尘。我们必须要敢为人先。 引领我们前行的不是市场的潮流,而是社会的需求。我们的理念是通过满足需求,引导消费,创造市场,这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境界。 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