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财富故事会]王传福—我的中国式制造(2)

时间:2014-09-09 00:10来源: 作者: 点击:
王凯:你这250万连一个生产线都买不来,你怎么生产? 王传福:把投资门槛降低你就可以赢,那我们怎么降低呢,我们就把它整套的全自动化线,经过若

王凯:你这250万连一个生产线都买不来,你怎么生产?

王传福:把投资门槛降低你就可以赢,那我们怎么降低呢,我们就把它整套的全自动化线,经过若干的分解分解,分解成半自动化的,或者是人工的,再加一个夹具因为人他有变量,比如像放东西,放这儿放这儿,因为人嘛,但是呢,有办法,你再加夹具,比如说你放一个东西放到这儿或放到这儿,人可能会有变量,但你搞一个夹具,放到这儿就放得下,放到这儿放不下,他也不会放的,那么就通过夹具,来校验人的变量,这样就说人夹具等于机器人,等于自动化设备。

当时,王传福经常给大家算这样的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王凯:王传福的帐看来算的不错,但据王传福说,当时充电电池95%以上都是日本企业的天下,美国和法国的两家公司都因为竞争不过他们,关掉了。在这种背景下,王传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能够生存并分得一杯羹呢?

王传福:我记得香港有一个叫GP,叫超霸,当时做得蛮大的,我们觉得首先要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要赶上他,这是我们一个目标,我印象中好像是1997年1998年,两年三年以后了,我们觉得应该再换一个目标,换一个更大的目标。

然而,此时小米加步枪的王传福想要超越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本人,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那时的比亚迪太小了,根本入不了世界手机制造商的眼。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王传福看到了崛起的曙光。亚洲使得各企业敏感性增强,他们急切需要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那个时候,比亚迪生产一块锂电池的只需1.3美元,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洋则为4.9美元。

王传福:有一些大的品牌公司,以前买的是日本电池,以前是从来看不上中国的产品,都是免谈的。这时候他要问一下,中国的电池产品,这就是机会了。他要问就说明他感兴趣,就说明他有成本的压力。

王传福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让比亚迪的产品进入了世界大品牌的视野。

金融风暴过后,飞利浦、松下、索尼、通用先后成为比亚迪的客户,此后诺基亚、摩托罗拉也把比亚迪确定为自己的第一大电池供应商。事后有人说,是金融风暴成就了比亚迪,成就了王传福。

王凯:看来这金融风暴就像一把双刃剑,对许多企业来说,那就是毁灭之剑,压力之剑,而在王传福的手中,则变成了披荆斩棘、打开市场大门的胜利之剑。到2001年,比亚迪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分别上升到了第三位和第二位。按理说,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过了,那王传福后来为什么又要造汽车呢?况且这电池和汽车压根也不着边啊,他怎么造汽车呢?

王凯:欢迎回到会,继续听王凯跟您聊。话说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成就了王传福,让他在短短几年之内,坐上了世界电池大王的交椅。然而,就在人们快把他捧上天的时候,王传福却要从这把交椅上下来,2003年,他的一个决定给人们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他要造汽车。这个王传福是怎么想的呢?

王传福:电池已经到了天花板了,或者快到天花板了,你要90%的成长,或者70%的成长,你成长什么,我们又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作为我们一个成长,下一个阶段成长的这么一个空间,我们想来想去,家电是没法做了,因为很竞争的,服装鞋帽我们也不必要去做了,那么最后一块很大的一个行业,汽车。

汽车,曾经是中国人梦想中的,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私家车逐渐走进普通人家的生活,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成为时代的流行语。到了2002年,中国轿车市场更加火爆,所有的厂家都卖光了库存。2002年10月,北京的私人轿车拥有辆达到118万辆,也就在这一年,王传福开始酝酿造汽车。2003年新年刚过,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这使得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王凯:你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一点阻力都没感受到吗?

王传福:当然我会给层去分析了,小小的比亚迪从这么一个厂,一下变成一个世界大厂,也是一样,击跨了很多竞争对手,那汽车的话呢,我们分析的话,用比亚迪这种和机制,转过来的话,应该有很大的机会,那么这是其一,其二,比亚迪有电池的,世界领先的这个科技含量的技术,那用电池的技术,一旦和汽车的技术联动,那就是什么,电动汽车,如果这个技术,未来假如有机会的话,那我们应该是在前头啊。

2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