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两个“多”给人印象特别深。第一电动车多,尤其交通高峰期,密密麻麻的电动车阵堪与1980年代的北京自行车阵媲美,且速度极快,嗖一下就从你身边蹿过去了。此特点大概与无锡身为我国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且城区不是很大有关。第二商场多,火车站附近短短几百米的一条街道,聚合了包括新世纪百货、大洋百货、百盛、八佰伴在内的七八家高档购物中心,八佰伴极富后现代感的外墙上,“Louis Vuitton即将开幕”的牌声势浩大地昭示着这个城市的购买力。周末商场名品店中比肩接踵的喧闹人流中,看不到一点点经济寒冬的影子。 走离市区,才能看到无锡还有一“多”:企业多。城市南部的无锡新区,北部的惠山区,西部的蠡园工业园区等几个周边的经济开发区中,分布着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这是近十年经济高速运行留给这座长三角经济重镇的一枚枚徽章。 惠山区,原是无锡北部的一个郊区县,撤县设区后,辖下乡镇称为“街道”。现在惠山区的每个街道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堰桥街道是6个街道中发展中等的一个,它的工业园区内,也聚集了大小几百家民营企业。 江南多雨的春季,天气阴冷。堰桥工业园区中很多不那么热闹的院落让人又添一丝寒意。春节过后,很多小企业开始一周上三天歇四天,有些外地务工者熬不住工资的骤降,回乡去了。一家较大型轴承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原来日夜两班倒的工人,现在只需要上白班。他们现在每周还能生产5到6天,已算是情况较好的。工厂原有的600多个工人,已经陆续走了1/6。汽车业近几个月的持续低迷,让很大一部分是汽车轴承的他们很是吃紧。但他强调,包括临近的那些小企业在内,再吃紧他们也得坚持生产。他说民营企业不比集中在新区的外企,或者国企,“他们可以随便停掉。但我们停掉,一家老小的心血就废掉啦!” 就离工业园区不远,是一条两侧密密麻麻挤满了民居、面线馆、杂货店,混杂着大大小小工厂的普通街巷。占地115亩的工厂里,依旧机器轰鸣。 他没有裁员,也没有减产。全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做好,没有更改。这个多年来严格遵循生产计划的工业用电器配件商人,对自己工厂的产品有着超乎寻常的信心。 “我们的这种产品,早晚要的。”一直强调“如果市场没有目标是不可取的”的赵汉新说。 经济寒冬里,他坚守着自己的专注与创新,平静地等待下一轮繁荣的到来。 不说话时,赵汉新薄薄的嘴唇总是很倔地绷着,显得很酷。但一谈起公司和自己30多年研发的那些产品,57岁的他话匣子马上打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中会不自觉地冒出一两句吴语,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开始生动。 他出生在堰桥,57年从未在其他地方长期生活过。坐在离家几分钟脚程的工厂办公室里,赵汉新把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在GE、西门子、ABB、施奈德、东芝、富士、三菱等跨国公司每年评选的“优先供应商”中,他的新宏泰每年都稳稳地坐定头把交椅。 上世纪80年代,由赵汉新所在村与镇上合办的无锡县微型电机厂在堰桥成立,他从中学的校办工厂被在村里负责的哥哥“拉来帮忙”。却没想到这忙一帮就再也没有回去。而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这个帮忙的,现在成了中国工业用电器配件行业的老大。 从去年组建新公司开始,赵汉新正逐渐退居二线。他聘请了总经理,日常交给管理团队,儿子任执行董事。他的主要任务是“辅佐”。帮助管理团队一天一天的细抠管理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技术分析:上哪些产品,这些产品的定性、结构分析、经济指标分析。公司2008年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部,还设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室。中心的老专家到了产品设计的最后关头有些东西拿不准,还是来找他商量。商量的原因不是他是老板,而是他在这个行当里浸淫30多年的实践经验。这个行业的市场需求,行业中哪家企业哪种产品的结构特点、性能指标、成本分析,他统统门儿清。 “这个行当,光有图纸是不行的。”赵汉新说。 就在他的半退休生涯刚刚开始不久,全球范围的经济寒风呼啸而来。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新宏泰的销售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的订单甚至一度降至2007年同期的30%。但赵汉新依然气定神闲。2009年全年的生产计划早已做好,到现在没有减产的计划。 他的从容是有根据的。从数值上看,新宏泰确实十分健康。在许多企业为链长吁短叹、四处奔忙时,现金对赵汉新来说不成问题。 “我的流动资金超过一个亿。”他说。已经给四五十位公司管理层每人配备了轿车的他,最近又买了几十栋近200平米的洋房,配给管理层使用。等这些人员从公司退休了,房子就过户到他们名下。 买别人的房子给公司员工住,自己也在全国各地拥有多处房产,但赵汉新从来不盖房子。房地产大热的时候,包括地方领导的很多人来动员他买地开发。他只回三个字:我不干。理由很简单:只要去参与了这些事情,总归是要花精力、花时间,还要花钱。他笃信这一行需要不停钻研、开发,而钻研最需要的素质便是专注。 去年,有个美国海归磨了他很久,游说他一起做通信电器。他实在不好意思给人家硬钉子碰,就说:跟政府商量吧,我就不参与了。 唯一的一次“二心”,是上世纪90年代,有段时间他尝试过汽车空调马达。但几年后发现这个行业同样也需要不停开发,而他已经专注于电器行业的精力,实在无法兼顾,干脆放弃。 这些年来,新宏泰当然有扩张,只是从来不跨行业。赵汉新信奉的是“同心多圆”:如今这个行业里凡是有能力做的东西,除了附加值比较低的,他“慢慢都做了”。他说自己有60%的产品,其他厂家都不做的。 不管周围是否盛行“多元化”生存,赵汉新只坚持“一元化”,并且在“一元化”的路上走得很深很远,以行业的不变应市场的万变。他打算将来公司上市后收购一些有土地条件、技术条件的企业,也一定是同行业企业。 “只要我在,就不会跨行业的。”赵汉新以一种异常坚定的口吻说。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