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上,谦逊、执著、朴素、果敢等特征并存。村里人说张世栋是那种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人,只要看到了的机会绝不会放过 如果说2005年,大连金州区向应镇城西村从6年前还是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的“贫困村”中脱颖而出,挤进年人均收入超12000元的“大连市百强村”——告诉人们这个村已经甩掉了贫穷的帽子,那么,2005年城西村摘取“全国示范点”这顶桂冠,则显示了这个村树起了一面中国现代农业标志性大旗:他们形成的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已经有了国内并不多见的集现代农业高效展示园、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北方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景观园和外向型农业样板园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而同一年,城西村村主任张世栋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这个荣耀称号,更是为他的人生奋斗路画上了圆满的一笔。这也说明经他一手创办的大连市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大连向应农业有限公司,农民以土地股份制形式入股达到共同致富的方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的确,在上面这个多赢的戏剧故事里,那个一年四季谈笑风生、喜欢穿休闲上衣、偶尔又有些顽皮的张世栋,一直都担任着这场剧的导演,同时,他也担当着这个故事里不可或缺的主角。 应该说张世栋是那种除了工作没有什么个人爱好的人,在园区上班的员工几乎没有见他参加过任何公司举办的休闲娱乐活动。如果谁想找到张世栋,那么只好去园区里试试运气了。 在张世栋身上,谦逊、执著、朴素、果敢等特征并存。村里人说张世栋是那种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人,只要看到了赚钱的机会绝不会放过。 早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他便毅然辞去生产队队长的职务“下海”干个体,并很快获得——“张百万”这个绰号。虽然这期间也曾因丰富的商业想像力在残酷的现实中屡屡碰壁,但“变通”和“坚持”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汇,却让他最终获得成功。一位熟悉张世栋的人士说,“总结他的过去,荣辱系于一身”。要是把他的经历按时间排序,当分为四个阶段,可以勾勒出张世栋的大致轮廓。 靠精打细算,当上生产队长 张世栋1951年出生于大连金州区向应镇城西村。家中有兄妹七人,他本人排行第四。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而上初中时又赶上了“大革命”。张世栋曾开玩笑说自己出生得不是时候。那时,他很羡慕村里的那些富裕人家,在他心中,所谓“富裕”无非就是能吃饱饭。也正基于此,困扰了他半生的话题就凸现了出来:什么才是富裕?为什么守着许多富饶的土地却吃不饱饭?这应该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提出的最朴实的问题。 1968年,刚刚初中毕业,年仅17岁的张世栋便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他没有抱怨自己的先赋性身份,每天随村里人一起打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日子。但他心中系着一个结:为什么我会是这样活着呢?也因此,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常常会拿起笔,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他当时的坚韧现在看上去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向辽宁日报农村部投了很多稿件,虽然大多石沉大海,但毕竟也获得了回报——辽宁日报每个月都会把报刊动态寄给他。可是就在张世栋对未来充满希望,以为自己可以在创作路上走出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时,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他面前。 那是张世栋为辽宁日报农村部投稿三年后的某一天,辽宁日报社派人带着函件来到了金州——当时被称为金县的县委宣传部,说打算发展张世栋为辽宁日报农村部的报道员,县委宣传部给予了很简单的答复:张世栋不是红卫兵。 不言而喻,在当时不是红卫兵的人,思想自然是不求进步的。不求进步的人,怎么能发展他成为新闻报道员呢! 被否定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张世栋的耳朵里,震惊、绝望,进而愤怒,张世栋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毅然决然的决定:他把三年积累的学习心得以及辽宁日报发给他的报刊动态统统付之一炬。望着渐成灰烬的那些纸张,张世栋的心里闪出一个个场景——烈日下,大田里,其他那些坐在树阴下乘凉的社员们,正嘻哈着说着笑话,而自己却从兜里掏出小铅笔头儿,把刚才萌发在脑海里的某些词句小心、认真地记在黄表纸上;夜晚,待家人都熟睡以后,为了节省电费,一个人点着油灯坐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整理白天记录下来的零散笔记…… 从那天起,本来就话语不多的张世栋更加沉默寡言了,变成了一位“孤傲的独行侠”,他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田间劳作上。 可是人生的命运总是那么变幻无常,就在张世栋心如死灰的时候,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生产队需要一个会计,选来选去,大家认为除了张世栋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毕竟张世栋是初中毕业生,在当时,一个初中毕业生无疑和现在到村里工作的大学生一样,是很受人尊敬的。张世栋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顽皮:毕竟咱也是有文化的人啊! 张世栋是个有心人,也是用心做事的人,在他担任生产队会计的三年中,从没出现过任何差错,他甚至能把半年前谁上了半天工、后半天又去干了什么都清晰地讲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村里每当有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都要请张世栋去记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张世栋被推举为生产队队长。村里有些老人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那三年里我们很风光啊,他当队长的头一年就把我们每天的工资从四毛五分钱涨到了九毛多,而到第三年时,生产队的日工资已经涨到了一元六毛三。”在向张世栋核对这个数字是否准确时,张世栋腼腆地笑着做了肯定。并且,他还解释说,每天一元六毛三的工资收入,是排在全公社第一位的。他是希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摆脱家乡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张百万”商海驰骋 很可能,张世栋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或者说,他天生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即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消息牵动了张世栋最敏感的神经。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生产队队长的职务,在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之势到来之前,便提前“下海”单干了。那个时候,张世栋对国家未来的政策还吃不准,他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可他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山旮旯里开了一个小石英石矿,把这些矿石卖给距离他厂子很近的瓦房店轴承厂。因为他的信誉度很高,人家说早上八点前要货,他保证会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送到厂里。要是再提前了,厂子如果还没开门,他会在人家门口等着,饿了就胡乱买点什么吃,渴了就从车上拿出从家中带来的装在塑料桶里的水喝…… 辛勤的劳作让张世栋的腰包很快就鼓了起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张世栋这个祖祖辈辈与黄土打交道的农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只几年时间,他就从一个“个体户”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也因此,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张百万”。 但张世栋对此并不满足,这一点,从他“下海”期间创造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项目便可见端倪。 ——1985年,他组建了一个工程队,把工程做到了大连市内。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人对他们当年的业绩至今满怀自豪:“大连老虎滩附近鞋城的楼,就是我们当年建的,你看,到现在为止它的质量依然是一流的。” ——1986年,他把建筑材料直接送进了大连钢铁厂。说到此事,张世栋颇显得意:“能把建筑材料送进‘大钢’,足以见得我有深厚的人脉基础。” ——1987年,张世栋只身去了香港,他打算在那里找合作方,把当时于内地人来说还很新鲜的一个名词——“家居装饰材料”引入大连。 ——1988年,张世栋又突发奇想,打算在家乡开一个肥皂厂。 在张世栋看来,开肥皂厂可不像开石英矿和搞建筑那么简单,那应该是很有科技含量的。首先办这个厂子应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于是他脑筋一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天天等在大连市某肥皂厂门口,见着戴眼镜的人走出来就上前询问人家肥皂的制作方法。可惜,他的判断并不准确——从这些人的口中,并没有得到制作肥皂的秘方。 但张世栋并未失望,他脑筋又一转,又有了新的想法:何不给厂领导写封信?!这次,他成功了。厂领导不但给了他答复,还派技术人员去他指定的现场进行了勘察。张世栋说,虽然后来这个设想被枪毙了,但他从这个事件中学会了怎样去开辟一个全新的项目。在张世栋看来,“经验的积累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或许,张世栋正是因为在个人的创业中遭遇过许多有惊无险的惊涛骇浪,才使他隐去了锋芒,并逐渐谙习了周旋和变通。张世栋在总结自己这段经历时说:“相互帮衬着谋求共同发展,是我成功的主要动因。”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