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启动的“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把几十年前在企业里最热火的帮教关系——师傅带徒弟模式引入了象牙塔。风云浙商走入校园,成了大学生的 “师傅”。这种模式成果如何?本文试图采撷一则案例,剖析“名师出高徒”在创富实践中的可行性。 “不安分”的大学生 也许是环境的潜移默化,也许是骨子里就流淌着温岭人敢闯敢干的商业基因,陈旭,这个曾经的数学尖子、台州理科高考状元,在大学里并不是一头埋进书斋。 大二时,他很迷茫。他给自己五条路选择,创业、就业、考公务员、出国、学术,直觉让他否定了后面两条。 陈旭打算出去走一走,从社会中寻找答案。那是2005年的暑假,从杭州出发到苏州、南京、青岛、北京再到山西大同。 为了攒够游历的钱,他一共做了13份兼职和实习,“最忙的时候同时做6份”。 游历一圈下来,陈旭想清楚了,自己的兴趣点在于商业。 大三开始,陈旭在浙江大学校园内做一些产品的代理商,从化妆品到自行车、玩具。慢慢的,他还琢磨出一点商业规律:“比如刚开始做化妆品,拼价格肯定没前途,只能另辟蹊径。”他最先在学校内的代理商群体中引入了会员积分制,客户可以凭积分兑换小样。 “我喜欢和人打交道,经过努力让自己与客户双方都受益,我很享受这种感觉。”陈旭告诉记者。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