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不在小,有“勤”则灵。 记者 龚磊 摄 3月31日上午11点,长沙市开福区便河边一个叫“德山人家”的小店。 干净的地板,摆好的桌子,还有新鲜的豆芽菜。老板娘姚艳在厨房里和她的老公洗鸭、切鸭、煮鸭,还不时地拌嘴。 她说每只鸭子就像是一份礼物。属鸡的女人姚艳爱上了鸭。 【过去】 很多人质疑这个店子能做得好 2001年,20岁的姚艳走出了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来到长沙打工,除了一次不到半年的保健品营销工作,她一直辗转于不同的饭店做服务员。 期间,姚艳遇到了比自己大14岁的丈夫张国云,随后结婚、生子、。 “年龄大了,就想着自己开一家店,不想老打工。”姚艳一直微笑着,仍有些孩子气,“我老公就是对做菜有兴趣,他为了试菜搭飞机过去都没关系。” 2007年11月6日,姚艳和自己的老公在便河边租了一个小门面,开起了一个名叫“德山人家”的小店,主营常德口味土鸭火锅。做了十多年厨师的张国云最拿手的就是常德口味的鸭子,经过上百次试验,饭店决定推出这个招牌菜。“鸭肉是大众口味,价格也适中。”姚艳在一旁打起了算盘。 当时,姚艳和老公一起租下的便河边巷里的那间小门面,从路口走进去要5分钟,总共只有47平方米,屋内只能摆放4张桌子。他们请了一个服务员,加上一个厨师学徒,团队总共4个人。 很多人看笑话,“这家店子做得起才怪”。姚艳没空理会,她忙着每天都把店子打扫干净,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做餐饮最重要就是干净、卫生。” 最初是朋友捧场,朋友再带朋友过来。“我从来没有搞过什么宣传,在那个小店子里连特价活动都没有做过。回头客很多,熟客大概有六七成的样子。”姚艳并没着力于宣传,但热火朝天吃鸭的场景打了最得力的广告。 本着平平淡淡做生意的心,“德山人家”的小店第一年赚了几万块,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盈利十多万。 2010年11月,姚艳将德山人家搬进了新店。这里有两层,总共能排上20张桌子。 【现在】 通胀时代的赚钱经 通胀时代也让姚艳深感压力,她开始考虑变革。除了鸭,德山菜馆还将鱼推成主菜,打了特价,拉上横幅宣传。 “鸭肉不挣钱呢。”姚艳称标价68元的鸭肉火锅并没有多少利润,“土鸭比洋鸭、仔鸭贵得多,现在反而是鸭杂、小菜毛利多点。” 比起各大酒店[13.90 0.00%]和饭馆里年轻漂亮的服务员,德山人家的服务员显得有点“大龄”。当端菜过来的是叔叔阿姨级别人物的时候,顿添家庭式温馨。 姚艳坦言,“小姑娘都不愿意做服务员了,又累又繁琐。只有那些大酒店还能高薪请到小姑娘。” 【将来】 规模扩大3倍 压力更大 晚上8点,德山人家最热闹的时刻,姚艳送走酒足饭饱的客人,又迎进新一批客人。 姚艳坦言:规模大了,开销大了,压力也就大了。“每餐都要做20多只鸭,上午准备好的只够中餐一顿。”现在菜馆每天要做中餐、晚餐和夜宵三顿,“最早晚上11点搞完卫生,零零碎碎的事情做完,一般都是3点睡,8点又要起床做事了。” 大家眼中的姚艳是个相当能干的老板娘,洗菜、点单、端盘、收银、打扫什么都能做。她最怕的还是和顾客起纠纷。 “现在店子大了,可是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流失了一成的熟客。”“我们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吧。”当然,更多的熟客继续光顾德山菜馆,称对这家店有感情了。 杨先生是德山人家的熟客,他照例点了一份鸭肉火锅,服务员端上两盘豆芽。 “我找了几个月才找到这里,这里口味真的好。当年还在那个小店子里时,有天下大雨,屋里都坐满人,我们只好在外面搭了棚子吃,雨吹进来我们往里挪一点,直到最后都站着吃完,才发觉锅子里面都是雨,身上的衣服早就湿透了。”杨先生满脸笑容。 记者手记 好吃=好材料+好厨艺 “一滴香”的事件曝光后,有些人不敢吃火锅了,香喷喷的锅底让不熟悉德山人家的顾客存有疑虑。 而提起口有余香的锅底,姚艳颇为自豪:“我们绝对没有放一滴香,连鸡精都很少用,一包鸡精能用上一年还不止。” “我做过餐饮,知道一滴香这东西。只要打开瓶盖,整间屋子里就都是那味道,香得不得了。我们这里有的话,藏都藏不住。”姚艳还表示,放了一滴香很多人都能吃出来。 德山人家厨房的门一直是敞开的,一眼望进去,能看到准备好的鸭、切好的配菜和油盐酱醋等基本的调料,空气里弥散着葱、蒜的健康香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