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的财富 1992年,老家在四川南溪县的吕金刚在成都一家烟草公司下属的食品代理公司找到了一份司机的工作。但吕金刚显然有些“不听话”,别的司机载货物到达目的地等待搬运,他则要在到达后停好车,和送货人员一起去看签单、收货的情况,还会主动和对方联系,甚至提出,业务员忙不过来可以直接给自己打电话。 吕金刚直觉认为,司机是熟练工种,业务员跑销售能够学到不少东西,是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由于能在要货后迅速送货,那些柜台、超市里面的营业员或采购人员对此很买账,办公室找吕金刚的电话多了起来,老板听到十分纳闷,“一个驾驶员哪来这么多私人电话”,还把吕金刚批评一顿。直到得知这些电话来自客户,这才询问吕金刚,是否愿意在同一份薪水下兼任业务员。 吕金刚终于得到名正言顺的机会去做销售,在商超、零售网点间奔波。去外地开会期间,他随销售经理找一家内蒙古燕麦公司订货,看到协议上订两个一吨箱,觉得订量太少,便私自在“1”后面加了个“0”。货到成都,两个10吨箱共1000多包燕麦像饲料一样堆在库房,他又因“不听话”受到老板一顿批评。倍感头大的吕金刚一肩扛下燕麦的销售,每天都早出晚归开着车到处去推销,不到一个月,一批货全都卖光,接着公司又找他去订货。 这次歪打正着使公司专门成立了批发部,之后的四年中,公司销售额从200万元上升到7000万元,驾驶员小吕摇身一变为“吕经理”,吉百利、张裕等品牌也找上门来。没想到他所在的烟草公司在政策要求下砍掉代理业务,几家食品厂家立刻跑来以10万年薪挖他去做公司销售总监,惟一的要求是要他到异地发展。 吕金刚面临选择,他不想离开成都,好不容易建立的资源在这里,到外地又要重新开始,“这是个好的时机,能不能自己来创业?”他隐约的创业梦想被唤醒,1996年,在一些厂商朋友的支持下,华隆成立。 虽然有客户的信任,但大家最初还是发5000元、10000元的少量货交给吕金刚来销售。做代理经销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来购买产品、打通超市渠道,资金储备往往决定着公司实力,但吕金刚一个人能否做起来尚无定论。直到他手里这两三个华南品牌市场情况渐佳,才慢慢增加货量。 人人都清楚商业的趋利性,在快消品代理领域,品牌大佬往往只与强势代理公司产生化学反应。90年代的成都拥有数以百家的代理公司,注册资本5万元、只有5位员工、常靠赊销方式度过资金关的华隆急需脱颖而出,打几场漂亮仗。 现有的品牌资源无法改变,只能动用另一端的商超资源。华隆开始在商超中举办活动,虽然这在今天的超市中泛滥成灾,但是在成都商超业刚刚崛起的时期,将一家超市布满某品牌的条幅、KT版,让品牌Logo一直在顾客眼前晃来晃去同时予以低价策略,吕金刚认为这没法儿不让顾客动心。“厂家出促销政策,我们出脑力方案,卖场出场地,最终赚到的是销量,实现三赢。” 但卖场却犹豫再三,担心免费拿整个店给他装扮最后产品却卖不好。最后,成都市人民商场向他抛出橄榄枝,合作的产品又是燕麦片。结果当天的商场中人山人海,比节日期间还要红火,“所有人都觉得,这家商场过节了,对品牌增加好感,购买的几率也上升。” 吕金刚的样板工程得到回报,“厂商特别支持,到成都看到都会赞叹,‘这样的促销气势连我们的大本营都无法做到’。”他将这种做法取名“形象店”,之后还办了“蜜饯节”、“海苔节”等,既炒红了产品又提升了卖场的人气和影响力,更多商超主动找到他,希望也来热闹一下。 此外,他开始去卖场观察人们购买产品的习惯,从挑选放在哪里的产品,到拿起产品犹豫的时间,回去反思如何能做到精准促销。之后徽记在陈列上更积极地在超市中做“堆头”(货物堆在一起的方式),首创将产品摆作一面墙,摆成“中秋”、“国庆”等造型来造势,也推出了某天购买产品享受买赠等促销方式。这恰好击中了顾客们的心理,即使产品不太需要也会图个便宜装进篮中。 早年的华隆只能代理一些原来销售疲软的产品。如今这些品牌在吕金刚手里焕然一新,于是养生堂、妙脆角等也一一找到他进行合作,他们看中的是华隆新颖的营销思路,也相信吕金刚对品牌的掌控能力。 草根智慧 几年的连续业绩翻番后,2000年华隆销售额达到近8000万元,在四川构建了商超、便利店100%覆盖率的销售网络,成为当地业绩数一数二的明星级代理团队,对找来寻求合作的品牌也有底气反向挑选了。 如日中天之时,吕金刚决定做自己的品牌。主意刚定,外界很快流言四起,最流行的说法竟然是,“吕金刚要转行,公司要垮掉”。朋友们闻风声打电话询问,吕金刚平静对答,“没什么,我只是要做一件一直想做的事而已。” 与当初决定创业一样,这个决定没有让他经过太繁复的考虑,时机到了,就应该试试。他下定决心的动因很理智,“我能把别人的品牌做好,把没有知名度的慢慢卖出知名度,为什么不做自己的品牌?” 动作未出,客户便开始流失,代理的16个品牌中,销售四大主力同时跑掉,剩下皆为老弱病残。个中道理不难理解,新品牌是否会与原有代理品牌撞车暂且不说,要做自有产品必然会拨去一部分资金和人力,哪还顾得上老客户的销售?再者,垫资能力下降对代理公司相当不利,对于自有品牌这个砸钱“无底洞”的厉害,厂商们更是心知肚明,华隆未来难保不出问题。 吕金刚只得,迅速组织合作厂商会议,他承诺:第一,客户留下是对自己的支持,自己永远不会放弃代理的业务;第二,新品牌不会抽调华隆的资金。幸好此时在吕金刚心中,新产品雏形已定。 从代理起家,阅品牌无数者,将会选择什么产品为突破口?吕金刚选择了瓜子。成都人茶余饭后喜欢嗑瓜子解闷,快速消费品利润微薄,产品便宜又老少皆宜的瓜子符合销售“走量”的特点;更主要的是,厂商大会上的豪情万丈让自己陷于资金紧张,“一把炒勺一口锅”就可起家的瓜子是很适合的小投入产品。吕金刚要求新产品口味不一定要新,但必须好吃,为此他被推荐去请教一位安徽的老师傅。安徽被誉为“炒货之乡”,这位老师傅则是有名的调味专家,曾经为省内崛起的明星企业“恰恰”、“真心”等配味,平时也喜爱在瓜子味道上做些实验,能够轻松地进行调重、调轻,直到满足大多数人的口感。 吕金刚特意到安徽拜访老师傅,期间他开始研究瓜子的制作过程:瓜子先入锅煮,之后过油炒,但却在宣传中忽略“煮”的过程,被冠以“炒瓜子”,而煮制听上去则让人感到不那么容易上火。由于希望自己的产品带有工艺权威感,他将品牌定位为“徽记”,也把“煮”定为卖点,进而提出“干净不脏手,久吃不上火”。成功提炼出“徽”、“煮”两个概念,吕金刚如获至宝。早在代理期间,他就善于为厂商找品牌的亮点,波力海苔问世之初,成都人不习惯那种海味,他就以“补碘”为主题,倡导身处西南内陆的消费者吃海苔补充碘,销售情况大好。 但生产环节依旧令人头痛。吕金刚拿出100万元积蓄启动徽记,华隆的资金一分未动,结果在建厂房、购买加工设备后便进入赤字,竟没有经费购买原料,他找到原料供应商要求赊账20万元,在对方“给钱再交货”的强硬要求下,不得不邀请对方坐着货车“押货”到工厂,让对方相信自己没有在骗货。 徽记的设备产能总共只有两三吨,瓜子倒进设备,第二天首批产品出炉。吕金刚将新招收的60位营销员召集起来立军令状。对他来说,华隆那边是“不动产”,徽记成了他二次创业的过程,这批瓜子是徽记的第一次铺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吕金刚每日亲自带销售人员去铺货,风雨无阻周末无休,由于嫁接了华隆的渠道,这种“敢死队”式的销售法让徽记瓜子迅速呈现在成都市民的面前。 他又跑到超市观察产品的反响,很多人看到“煮”都犹豫再三,怕瓜子是湿的、烂的,幸好在包装上吕金刚使用了追随战略,纸质竖版包装与同一货架“恰恰”有些相似,价位也与“恰恰”相同。第一批产品销售告罄,爱尝新的成都人毫不抗拒,吕金刚在包装上的战略也奏效了,“很多人本来要买‘恰恰’,结果错拿成‘徽记’,搞特价时更容易出现这种‘错误’。” 产能远跟不上销售,吕金刚喜忧参半。2002年产品严重不足时就需要扩大规模,把赚得的收入立刻投入增添机器和扩修厂房之中。扩到10吨又告急,只能再次加机器、扩厂房,后来不得不找到担保中介后在银行贷款400万元,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持续了近三年的资金难关对吕金刚来说极为难忘。做代理时钱花在进货以及超市的各种费用上,压款现象经常发生,开始资金要求不大,之后随规模增加;自有品牌要的是一次性投入。回头看,当时在吕金刚面前摆着不少选择:扩大代理区域,努把力可以变成全国性代理王;增加代理产品的种类也是常理之中的选择;假使打定主意要做产品,也可以选择参股某地方性的小品牌,帮其壮大。“但我偏选择了自己来做。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悬,因为从零开始做品牌太复杂了。” 就在销售收入立即投入扩建的几次循环中,吕金刚度过了产品大获全胜的几年。有趣的是,看到徽记的红火景象,伊利、汇源、娃哈哈等很多大品牌主动找到华隆要求合作,小小瓜子反过来为代理拉起生意。 徽记出川:征途?歧途? 2004年,吕金刚把家乡特产“南溪豆腐干”带入产品线。此前没人想过将这种民间几乎每家都会卤制的豆腐干作为品牌性产品,销售甚至走不出方圆一百公里。吕金刚将豆干品牌取名做“好巴食”,与形容东西好的方言“好巴适”谐音。2003年农民受灾之后,吕金刚开始重视上游原料,炒货被认为是靠原料吃饭的——开始实行公司加基地的模式。 但卖场中“恰恰”、“真心”这些10亿以上的品牌却在四川默默发力进行促销与宣传;反观徽记,虽然第二年销售额就冲到5000万元,之后每年激增几千万元,但市场仅在四川省,依托华隆多年的渠道,徽记不怵正面交锋,但一旦出现疏忽,从未冲出天府之国的徽记就会元气大伤,而对方是全国性品牌,一个省市的损失难以伤筋动骨。 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