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的规划,稻盛和夫到日航以后,业务和组织架构的调整、人员的优化组合,这些事他也会做,但稻盛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这之后他还会考虑企业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考虑如何让企业在正确路上发展的问题。比如:在调整业务或优化员工队伍时他始终会回到做企业的基点和原点,回归到企业宗旨和使命,以及对利他的思考。 至于结果,正如稻盛在《活法》一书中所写: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如果你闭上眼睛想像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就一定能成功。不仅在工作中需要这种态度,在我们的人生中,想要做成某件事,我们首先要描画它的理想状态,然后把实现它的过程在头脑里模拟演练,一直到“看见”它的结果为止。这就是稻盛哲学中的重要一条。 1月15日,承诺接手日航之后不久,出现在同仁面前的稻盛和夫,已显得神情轻松、胸有成竹,似乎心中已经“看见了”日航重建的过程,以及新生日航的美好前景。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天降大任、风口浪尖之际,依然飞去夏威夷继续和学生们席地而坐,传业布道。 稻盛救日航,除了质疑声之外,更不乏拥戴者,认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实践足以证明稻盛哲学的威力,所以,既便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让日航干部员工共有并实践稻盛哲学,一切难题必将迎刃而解。 比如曹岫云。他对《中外管理》表露了比日本方面对稻盛更强烈的信心:“我相信,这次稻盛拯救日航肯定是成功的!”和他强烈共鸣的,还有另一位中国管理学者、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王育琨:“稻盛和夫有一个心愿,要在更多新的领域证明稻盛哲学是可以行得通的,要在其他国家证明稻盛哲学是有效的。”他们都是稻盛哲学的忠实信徒,他们都相信:企业经营一定有着凌驾于运作之术的哲学之道!而稻盛独有的哲学高度,一定可以跨越行业的沟沟坎坎。 而当《中外管理》担心稻盛既往成功经验,会不会恰恰成为他在日航“创业”的“失败之母”时,曹岫云显得胸有成竹:稻盛和夫多少年来一直信奉的,就是“绝不重复”——他从来不会去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也绝不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他一生矢志不渝的就是每天要有新的做法,以不变应万变的只是他的哲学体系。 当然,商界从来没有保险箱。我们所了解的无非是企业成功的一些必要条件,比如:果敢睿智的CEO、市场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积极的政府产业政策。这些条件是必须的,却永远不是充分的。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知道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 事实上,当2010年2月1日,刚刚度过自己78岁生日48小时的稻盛和夫,正式入主日航办公大楼时,据说随行者只有两人,一人是他的“总裁办主任”,一人正是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的操盘者。但很快,我们又获悉了据说稻盛已发现日航的问题远比预计的要严峻得多,稻盛正在和工会就降低退休年金进行艰难谈判,甚至有了“这次稻盛肯定要为日航掉一身肉”的说法……而这,几乎是任何一次拯救所必然的。 稻盛的日航起飞,过程注定是崎岖而艰难的。为此,我们只有瞪大眼睛关注日航的走向,并默默为稻盛老先生虔诚祈福。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一位企业经营大师敢于担当的由衷尊敬和善良祝愿,更是因为当今的中国企业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更加需要稻盛和夫这种对哲学、对社会、对责任、对普世价值的信仰和执着。 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