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创造”条件:研二休学创业 2004年国庆节后,刚读研二不到1个月的姚欣决定休学创业。 “做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姚欣说,休学前他已作大量准备工作:读本科期间已参加过创业团队,积累了很多创业经验;在学校读书的5年里,通过创业者聚会、大学生论坛、外出打工、上专业网站和社区论坛等多种渠道,认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为创业储备了近在身边的人才圈;PPLive基本成形,创业条件已然成熟。 他的导师、强调“因材施教”的李芝棠教授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读书,有的人就适合去闯天下谋大业。” 创业伊始第一年,姚欣团队每天工作14小时,日均休息仅5小时左右,经常在公司打地铺连夜突击搞研发。最初的PPLive播出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网络本身还是软件设计上,每晚9时,网络在线人数达到高峰,PPLive会出现卡壳等现象,有时还会受黑客攻击,这使姚欣团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光膀创业:艰苦环境感动风投 2005年3月,PPLive被触觉敏锐的世界级风险机构SoftBank(软件银行)盯上了,一个叫的代表与姚欣联系,表示愿为其团队注资。 “那时还不懂什么叫风投,以为是个骗子。”姚欣回忆。他的团队当时已从寝室搬到校内山腰上人迹罕至的两间民房创业,一间房作为开发工作室,另一间房是机房兼卧室。 宋安澜来到华中大,姚欣骑自行车到校门口去接,骑车近30分钟,才把宋带到工作室。宋安澜一进工作室就喊热:这栋民居小楼窗小不通风,室内电脑多、热量大,所有团队成员都光着膀子,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搞研发。 “不好意思,条件不太好……”姚欣难为情,以为宋安澜肯定一走了之。 “有创业精神、时代精神!”没想到宋安澜无比激动,“我感到你们特别像个创业团队!特别像我们在的时候!”是中国著名通讯企业UT斯达康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最初在美国硅谷一个车库里创业。 不久,送来两张赴上海的飞机票,邀姚欣和其团队成员李翀到该公司“坐坐”。两周后的一天中午,姚欣和李翀飞抵上海,当日下午6时多,双方签订第一份投资协议,“半天搞定!” 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