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三个当代洮商的财富人生(4)

时间:2014-09-09 00:10来源: 作者: 点击:
张世明以商人特有的敏锐眼光和洞察力,看到樟木良好的贸易环境和发展前景,他把自己的一个弟弟介绍给家外贸公司,合作开发边境互市贸易,他们的业

张世明以商人特有的敏锐眼光和洞察力,看到樟木良好的贸易环境和发展前景,他把自己的一个弟弟介绍给—家外贸公司,合作开发边境互市贸易,他们的业务从单纯运输转向商业贸易。

在这里,张氏兄弟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张世明瞅准了物流运输这个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流通领域暗藏着巨大的潜力。到1997年,他们累计增购车辆12辆,组建了自己的运输车队,吸纳了临潭青年30人加入到这个运输队伍中来。

张氏兄弟的足迹不仅遍及青藏高原,大江南北,还到达了尼泊尔、印度等地。到2004年底,张世明的公司已投资2000万元在各地设立了12家网点,并在尼泊尔也成立了一个快运公司。

随着每年货运量成倍的递增,到现在,张氏兄弟所拥有的资产已近亿元。

如今,张氏兄弟已经涉足物流、水电、畜牧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等四大领域。而在水电领域,张氏兄弟旗下已经有7个水电站,投入资金近2个亿。而对张世明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洮商的历史沿革

从明代以来,洮州(今临潭,地处中国内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就以“茶马互市”兴盛,人们“重农善贾”,商贸发达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原通往青、川、藏的重要通道和藏汉各民族商贸往来的西部重要旱码头。

清代,茶马贸易由官办转为民间自由贸易,藏汉贸易更为发展繁荣。洮州新城农贸集市出现了民间组织形式——“营”,旧城作为内地与藏区物资贸易集散地的地位得到加强,在新旧城最早出现了如“德胜马”、“义心公”、“万盛西”和“天兴隆”等数十家商号。洮州逐步发展为甘肃西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藏汉贸易中心城镇之一。

民国初年,内地战乱频繁,此地因皮毛生意的兴盛而带动了市场的发展和商贸的繁荣。洮商已开始向外地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发展,外地商客则云集临潭。到民国十八年前在临潭设立商号的外省客商就达10家,有京帮、陕帮、豫帮、鄂帮等商帮。本地商号200多家,其中资金在3000银元以上的商号就有77家,共有资金230万余银元。这一时期,洮商经营活动范围、规模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形成坐商和行商两种主要形式。行商又分为商队和单马客。商队主要有牛马贸易商队、牛马驮队、盐帮驮队,单马客则是单枪匹马独行经商。

民国十八年后至解放前,腐败政治导致地方变乱和民族矛盾激化,洮商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一些新型的国营和集体商业、城乡网点逐步建立,洮商的经营活动被纳入国营和集体商业管理轨道。1958年至1978年这20年间,洮商活动基本停止。

改革开放后,洮商足迹遍布全国。

4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