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是拉卡拉网络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百步之内必能支付”的关键点,可是,该怎么说动便利店主,让拉卡拉的终端顺利“进场”呢? 孙陶然的老办法还是“用实验说话”,就像他当初推“商务通”时花4个月调研市场一样。“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孙陶然说,据他介绍,以最好地段的合作便利店为例,安装拉卡拉便民刷卡终端之后,该便利店客流量增长了90%,销售额几乎翻了一倍,增长的客流量当中,又有87%的人是冲着拉卡拉便利支付来的,这部分用户当中,又有40%会顺便在便利店买点别的东西,“这些数据摆在便利店主的面前,大部分人都顺利地接纳了拉卡拉”。 值得开拓的商务模式还有更多,“举个例子,比如用户可以在便利店订各种报纸,在网上选择订阅种类,通过拉卡拉支付,每天再到便利店取报纸。”此外,拉卡拉还能帮助便利店自己从事电子商务,“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商品都摆在货架上,一些特殊商品只有销售目录就可以,购买完成后,用户再到便利店取货”。拉卡拉逐渐成为便利店开展电子商务的强大平台,依托拉卡拉的技术系统,便利店能够在“不需进货、不需配送,不需改造收银系统”情况下,迅速开展多种电子商务,丰富了便利店的销售品种,推动便利店进入2.0时代。 基于庞大的网络铺设,孙陶然给自己设定的盈利时间点定在2011年,“更幸运的是,我的投资人现在并不着急,拉卡拉在网络发展上当然可以做得更从容”。 晨报记者张黎明 在孙陶然的计划里,到明年,当拉卡拉每天的交易能达到100万笔,这个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创业项目就可以实现盈利,但在这之前,孙陶然需要大规模投入。 现在,即使以铺设一个终端1500元,全国10万台设备来计算,拉卡拉至少需要投入1.5亿元成本,“其实我们已经投进去2个亿,”孙陶然说起来轻描淡写,仿佛并没有什么压力。 实际上,拉卡拉的模式常常被用来和代表互联网创业的“眼球经济”相类比,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都愿意选择的模式是,先烧钱用以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庞大的用户量,再想办法把这些用户量变现,实现盈利。而拉卡拉目前正在完成的就是类似于“扩大市场规模”的阶段,只不过拉卡拉所做的并不是“烧钱”,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这是必须要完成的投资,”孙陶然说,“如果你一定要做一个类比,这就好像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4万亿资金,用以拉动人们的需求。” 但这注定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不但要有大量资金,还需要有高效的团队,能够保证每一台终端机安装到位,运转顺利,“看似我做了一件最傻的事情,其实是做了一件最聪明的事情,在创业当中,很多人总是希望自己少做事,最好是能搭别人的车去盈利,可是投机取巧的做法往往并不稳当的。”孙陶然说,“这些不得不进行的投资,已成为这个新兴产业的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