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人来访,李良光第一件事就是把客人带到会议室去看看自己机器加工出来的砖头。那些青灰色的砖头,堆在会议室的一隅。 来访的人顺手掂起来,把玩几下,放回去的时候,又忍不住会再看几眼。来考察的访客们都是为这些砖头而来的。他们都想弄明白:这些青灰色的砖头究竟有什么本领,能让这家生产造砖机的公司,获得资本的青睐? “我们的设备吃进去的是废料,吐出来的是‘金砖’。”李良光几乎每次都会这样回答。而在通往“绿金”的路上,还仅仅是开了个头而已。 被逼转身 李良光在介绍自己时,说是“长乐农民的孩子”。长乐市位于福建闽江口南岸,距离福州不远。 1978年恢复高考后,李考上了大学,20年后,他在福州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简称“海源”),专门为砖场生产“造金砖”的机器。 考上大学时,李良光才16岁。学电气自动化的他,毕业后先是去了本地一家国营糖纸厂做技术员,之后调到一家建材公司,负责石材业务,后来才有了海源。 李良光在建材公司工作的时候,“当时金刚石锯片都是从国外进口,一两个月换一次,后来自己研发出了金刚石锯片,帮公司省下一大笔钱”。在石材厂做生产技术部经理的李良光,做了两年提了副总经理,负责生产技术,1986年自己研发了金刚石锯片,效益很好。 1988年下海时,做金刚石锯片投入不大,李良光说“注册资金是4个人凑起来的4万多块钱。做金刚石锯片投入不会很大,人也不多,开始的时候只有五六个人”。公司最初的业务是先做金刚石锯片,然后做石材机械,再是陶瓷机械,经过最初的三年开拓后,1991年海源将定位于陶瓷全自动液压机,在国内率先开发出1000吨、1600吨、2600吨、3600吨系列压机,多年来占有全国陶瓷压机1/3的市场份额。 “我们从福建晋江开始卖,后来卖到温州,先是一年卖20台,后来慢慢增长到70台这样。我们原来的规模比较小,生产能力比较小。销售其实是慢慢滚动起来的。” 在这段时间,李良光坦言,“我们原来在石材行业,一下跨入陶瓷行业。别人能做到7200吨(注:指最大压力),但我们做到3000多吨就做不了了。工厂场地也都受到限制,机器的压力越大设备越大,车间开始容纳不下,这让海源的陷入了天花板。 在这个过程里,李良光一直在研究国家政策的导向,他的判断是,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力度的加大,墙材革新、建筑节能会得到重视,新型墙材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国产装备水平还不高,公司在这方面或许有新的施展空间。 为了研制新型压砖机,李良光当时做了半年的调研。当时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的还是德国进口的压机。2002年夏天,他收到一封来自河南的私人信件,上面提到德国原装的蒸压砖设备价格很高,问海源能不能做类似的产品。李良光当天就把信件丢了,但第二天他还是把信找了回来,并着手调研,这才发现这个产品存在很大市场。 2002年11月,粉煤灰蒸压砖设备的研制对公司来说是一大突破。2003年第一套实验性投产;2004年12月年通过鉴定;2005年初开始批量生产。海源的业务转向做自动压砖机。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