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她的办公室布置得十分雅致,就像她身上的服饰一样,精致,不张扬。将一切衬托得恰到好处。在她身后的墙壁上,悬挂着两把寒光闪闪的长剑,那是朋友从英国带回来送她的礼物。笑盈盈地说:“可能朋友觉得我身上缺少点杀气。”因为不管是朋友还是员工她都待之以宽厚仁慈的心。 临危受命 潘佩聪,温州的第二代负责人之一。当年父亲潘挺宇创办挺宇集团时,潘佩聪年仅10岁,挺宇集团起家靠潘挺宇,则在很大程度上靠刚过而立之年的潘佩聪。潘佩聪是一位奇才,她从小就边读书边跟着父母办企业。在父母亲不在国内且企业面临着危机的时候,她硬是走上了总经理宝座,毅然挑起了管理整个企业的担子。潘佩聪统领下的“挺宇集团”,触角已经伸及机电、传媒、化工、出版、公关策划、等各个领域。在中国民企巨头云集的浙江省,挺宇集团早已跻身百强。值得一提的是从父亲的手中接手挺宇时,潘佩聪只有18岁。 父母的出走出于一场风波。70年代末从2000元起家的“挺宇”到了80年代后期已经颇具规模,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把潘佩聪的父母“吓”到了国外。 那时候报纸上的大幅标题是: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绊脚石。她的父母都是历经波折的人,他们对政治相当敏感。他们决定先到国外看一看。1989年下半年潘挺宇夫妇因为害怕私营企业会遭到打击,丢下子女和企业去了欧洲,他们考察了10多个国家,后来决定定居在西班牙,等潘父在那里把餐馆都开好了,这里的形势又缓和了。 回来后令潘挺宇夫妇吃惊的是:18岁的潘佩聪充当了准父母的领导角色,硬是单独将企业和家庭支撑了1年多时间而且打理得井井有条。其实他们也知道女儿的能力早在她16岁时就已经凸现出来。 少年英才 16岁那年,金山一家国有企业有30万元的欠款始终不到账,临近年关,公司资金周转紧张,父亲为此很是犯难。潘佩聪说,我去。那时候温州到上海坐船要20多个小时,到金山中途还要换几部车。潘佩聪凭着一个地址,找到这家企业。 看到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来讨账,这家国企的领导大吃一惊。也许是16岁的潘佩聪楚楚可怜的神情令人不忍,也许是他们拗不过她的倔强,总之最后她就凭自己聪慧与执著,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那张30万元的支票。 潘佩聪总能制创奇迹,后来挺宇集团主打技术含量较高并填补国内空白的“在线分析系统”仪表,就是潘佩聪组织企业内外力量开发成功的,挺宇在外地包括国外的几项投资,也都是由她成功运作的。 当时临危受命时父母不在身边,同龄人还都在上学,潘佩聪身边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商量,公司大小事务她凭着天性中的聪慧和坚韧,硬是扛了下来,以至于到了今天,在弟弟、妹妹对她都十分敬畏,“他们两个的性格都比较内向,年龄和我相差又挺大。父母经常指派我去和他们谈话,他们就异口同声说:你的口气和爸妈一个样,不要说了,我们和你有代沟。” 同道新文 在朋友的眼中,潘佩聪是个极有经商头脑,而且眼光独到的女子。“她视野开阔,待人真诚。和她交流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潘佩聪是北大的MBA,喜爱看财经类的书刊。在北京的那几年,她对传媒行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从前一直和仪表打交道的女孩,与《中华工商时报》合作,自己投资策划,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栏目“民刊”。 这项合作结束后,潘佩聪在文化领域的热情并没有由此减退。她与过去在报社的合作伙伴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同道新文投资有限公司”,主攻文化产业。在北京,“同道新文”已推出了数本畅销书,在上海,潘佩聪与日本最大的一家电视台合作,投拍专题纪录片,她自己不仅身兼制片和策划,而且经常亲任主持。 “假如当时你不是出生这样一个家庭,或是不是临危受命于挺宇,如果在你18岁的时候还有另一种选择,你会从事什么职业?”潘佩聪的回答丝毫没有迟疑:新闻。“我像是有一个情结,对这个行业一直怀有憧憬。‘同道新文’就是我新闻情结的一个延续吧。” 当然从事传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潘以她独到的眼光认定,传媒行业国内是惟一一块没被瓜分的产业,市场潜力大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将企业迅速扩张。 温州瓯海区女企业家协会的会长徐云旭和潘佩聪是好姐妹,在徐的眼里,潘佩聪是一个十分聪慧而又温婉的女子。徐云旭说:“我们比较要好的包括佩聪在内的4个女企业家中,其他的都是从事这类比较时尚的行业,所以平时不管衣着和打扮都十分时尚,而她从事的行业由于生产阀门等机械的产品,没法像其她几个姐妹一样可以从事喜爱的行业。她还很羡幕我们。” 谈到此潘佩聪很得意地笑了:“我都搞企业这么多年了,很多人碰面还问我,你们公司的服装怎么都没有在市场上看到啊?他们潜意识总认为女人若事业成功的话,肯定是做服装这一行的。若告诉他们我是搞机械阀门出身的他们都不相信。” 家族拥趸 挺宇集团公司是一家年产值达几亿元的典型,也是成功的家族企业经营的典范。一家之主潘挺宇是董事长,母亲徐文清为办公室主任,姨妈徐小清为办公室总务,身为大女儿的潘佩聪为总经理,弟弟潘叶雷为副总经理,妹妹潘佩芳为财务经理,妹夫林肖为销售经理,就连表兄邵靖海都担任着采购主管。而潘佩聪的丈夫吴楚帆因为是自己那家父子公司的总经理,而成为惟一没有在挺宇公司担任职务的主要家庭成员,除了家族成员,没有任何家族之外的人员加入公司的管理层。 有人笑言潘佩聪是家族企业的热情拥护者,对于此潘佩聪坦诚:“确实如此,因为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看看当今世界500强企业,有超60%的企业都是家庭企业。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亲情令他们团结并使成本降得最低。” 2002年北大经济学者张维迎在温州主持了一场关于家族企业利弊之辩的“财富论坛”,潘佩聪作为正方代表,论述了家族企业的合理性。“记得我当时的观点是,如果用辩证的眼光来看,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目前的经济环境里,家族企业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区别在于大家合作的对象不同而已。” 潘佩聪觉得,在一个家族企业中,合作对象是自己的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其凝聚力是旁人无法企及的。换作与其他人合作,难道就没有问题吗?“做企业也要顺势而为,最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和谐,和谐自然,那才是真正的美。20多年的漫长磨合,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潘佩聪也清晰地看到,当企业做大之后,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弱化。“扬长避短,是解决家族制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束缚的最好方法。” “我们的家庭很团结很幸福,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我们兄妹和父母都住在别墅区,相距很近。平时里邻居都非常羡慕我们,因为我们特别团结,早上一大队人马开着长长的车队去上班,晚上则又是一条长长的车队回家,大家亲密无间的样子让别人羡慕不已。” “对于我来说亲情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在心目中的感觉就会越来越重”。讲起家庭,潘佩聪眼中的柔情会猛然令你想起,她其实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潘佩聪有两个女儿,大的已经9岁,小的也有8岁了。说起两个女儿,她就是一幅慈母的模样。 “我不是女强人,我最怕的就是别人以为我是女强人。其实我很弱小的,我惟一的个性就是比较执着。我特别渴望自由,但是现在的我无法得到自由。而且一直让我愧疚的是,因为工作的繁忙,我很少照顾我的女儿,用她的话来说‘妈妈很忙的,妈妈说话总是不算数’。是的,我给女儿的印象就是如此——因为忙,每每许诺带她们出去,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务缠身而一次次搁浅。我曾答应女儿暑假带她们去青岛看大海,可是失信了一次又一次,这次女儿考了两个100分,又重提旧事,还怕我变卦,一定要我写书面的保证书。因为她不再信任我了。每次想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很难过,真想多给女儿一点爱,但是有时候事业和家庭是无法兼顾的,我只能更努力地去做得更好而已。现在两个女儿上寄宿学校。每个周未我一定会将她们接回来,尽量推掉所有的工作与应酬,陪伴她们给她们讲故事,陪伴她们写作业。那一刻带给我的享受不是用金钱可以计算的……” 这么优秀可亲的一个女人,应该有着怎样的夫君呢,有着怎样一番恋爱经历呢?抛出这个问题时,潘佩聪羞涩的笑了:“其实我的恋爱经过很简单,我先生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朋友,又有生意上的来往,他们有意撮合我们,就介绍我们认识,当时感觉不错就这么定下来了。想不到吧,我们的婚姻竟然还是那种很传统的包办婚姻。” 她的丈夫并没有在挺宇集团里任职,因为他也要为自己的父亲打理一个电子公司。由于潘佩聪的丈夫是学电子的,所以在他们自家的公司里负责技术这一块,而潘佩聪则在自家公司里负责经营这一块。 “不过谈恋爱那段时间我依然一心光顾着自己的事业,经常去全国各地甚至到国外出差,两人见面的少之又少,没有时间花前月下。幸亏我们夫妻的家庭成长环境比较相似,所以他还是能挺理解我的。只是偶尔也要发发牢骚。” “结婚好久,我老公还对我说娶了我真后悔,都没时间顾家。但说归说,他还是很支持我的事业”。这时潘佩聪的眼中透露出满足与甜蜜的神情。 婚姻与事业相比,潘佩聪还是会选择她的婚姻。所以她与丈夫约法三章:不准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虽然夫妻也难免会吵架,但每次的内容总是围绕孩子的问题。丈夫崇尚欧美的那种宽松式教育,对孩子不愿意做太多的约束。而潘佩聪则偏爱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严格地要求孩子,“我觉得若想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开始抓。但我们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争吵,因为孩子是将父母当成一个学习的榜样,甚至将你当成她们的偶像,什么都模仿你,我经常吃惊地发现,我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过多久就从女儿嘴里出来了。所以我更应注意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我们平时在家里扮演的是慈父严母的形象。” 金钱教育 尽管潘佩聪的女儿们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是潘佩聪却刻意培养女儿正确的金钱观。“都说富不过三代,像我小时候,亲眼看着父母亲创业的艰辛,知道了他们的艰辛,而我自己也深尝守业的艰难,因为这个重担交给你了,你不可以掉以轻心,否则没法向为你打下这片江山的父母亲交待。现在我女儿对钱都没有什么概念的。” 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看着别人的小孩有钢琴,她们俩也喜欢得不得了,每天在母亲面前吵着要。“我没有马上满足她们,而告诉她:钢琴很贵的,要好多好多的钱,妈妈得通过今年一年工作之后,将钱攒起来才能买给你们。” 过了一年,女儿们又聚在母亲面前旧话重提,这时潘佩聪则故意为难地说:“对不起,钢琴的钱实在是太贵了,妈妈这一年攒下来的钱都不够,所以还要再辛苦一年才够。” 等到第三年,女儿们睁着那双渴望的眼神想拥有一架钢琴时,潘佩聪决定满足她们。 她到银行里提了3万元现金,而且特意叫工作人员换成是10元面额的大大一堆。然后她将钱带回家堆在女儿面前,指着那么大大地一堆钱告诉女儿:“妈妈明天就给你们买钢琴,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妈妈赚这么多的钱很不容易,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钢琴,好好地学习。知道吗?” 其实对于潘佩聪来说3万元钱的钢琴并不在话下,但是她就是希望以一种很另类的方式教育女儿金钱的来之不易,培养女儿竖立正确的金钱观,“现在我的两个女儿练琴就特别用心,因为来之不易的东西才会好好珍惜。我还经常带她们到乡下贫穷的地方看看那些孩子的生活状况。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影响她们。其实这也是一种技巧。” 不管面前这样笑靥如花的传奇式美女企业家如何轻描淡写地面对记者聊自己的工作与家人。她说自己喜爱那种和谐之美,任何东西在她看来,只要你有技巧好好地处理,总会和谐起来。在她温婉娓娓道来的声音中,恍惚让人感觉她真诚地像是一朵绽发的百合花一样,暗香浮动不染尘埃。 记者问答 潘佩聪一直很忙,从约定采访那一刻起,每次的采访总因她业务缠身而一次一次后延,一会儿出现在青岛,一会儿又出现在北京,她总是用一种温柔无比的声音向你表达着她的歉意,令人不忍苛责。 一个聪明、漂亮、有能力的女人——外界都是如此评价她的。事实上,尽管在心中猜测了千万遍,见到她面的那一刻,你仍会感觉到这个娇小、聪慧的女人身上让人无法抗拒的亲和力。你会忘记她的年龄,那满溢的激情不像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散发出来的。 潘佩聪一直强调自己是个粗放型的人,不大细心,也不大会体贴别人。但是谈话中只要打进电话的人是自己的老公和孩子,通话语气是一脸的甜蜜幸福状,与先前谈经济、谈时事的时候判若两人。 记者:“你接手企业时,父母给你最多的是什么?” 潘:“我觉得最受用的是父母不仅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基础,还给了我一个积累了多年的关系,这些父母的生意伙伴和朋友都在日后的工作中给了我帮助。” 记者:“现阶段你的企业已经上了一个阶段,你认为是不是可以歇一下?” 潘:“创业容易守业难,你别看我现在是站在的肩膀上,实际上并不好站,随时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危机每天如履薄冰。要有危机意识是最重要的。” 记者:“你期望你的企业怎样经营才算成功?” 潘:“其实我倒不是以企业有多大,有多少钱赚来衡量,我希望我的企业做得非常健康。”潘佩聪不假思索地回答。 记者:“你这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潘:“整个企业的运行框架很合理,效果是公司里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十分和谐,和谐美一直是我所追求的。对员工如此,对家人也是如此,我就是以这样的一种追求来处理家庭和工作上的所有事务。” 记者:“谈谈你对企业和对家庭的感受吧。” 潘:“我10岁时父亲创业,我是与企业一起长大的,可以说与企业的感觉就像与父亲的感情一样深!我的家庭一直以来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不管顺境逆境,都是有了他们在背后支持着我,我才有今天。这一点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为了我的事业做出了很多的牺牲。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就没有一份好的事业。” 记者:“平时与你们的员工是怎么一种关系?” 潘:“我尽量将公司弄得像一个大家庭,对他们多一些关心,而不让他们有那种资本家剥削与被剥削的感觉。大家相处得愉快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