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模板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模板

最模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中国商界大鳄的海南寻梦发家史

时间:2014-09-09 00:09来源: 作者: 点击:
梦和做梦的人 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这块地方会给来自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没有显赫的家世
梦和做梦的人

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这块地方会给来自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背景,人们也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崛起中的大国,这一过程,演绎了多少传奇故事,也被称为“中国梦”。

海南热也是一个梦——从头开始、大把机会、人人平等(至少表面上是)。

海南之热大抵分为几个时期:建省前的开发、建省、1990年代初期的热潮、2010年国务院对海南新定位出台前后。

每个时期,都有诸多怀揣梦想的人在远赴海岛。很多人在白纸一样的海南获得成功,然后有的人折戟沉沙,有的人全身而退。商业的种子和野心,也被他们带到远方。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升温了海南热。房价大涨,成为最直接的反应。

有人说,此次对海南的定位,本是顺理成章: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海南发展不管曾经怎样蹉跎,但旅游胜地的地位是无可改变的,这些年,每个长假,海南都会大热。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博鳌论坛已经举办9年,第一推力也来自民间。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全省处于热带,比邻的台湾热带水果早年就已大卖。

……

不过,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当海南人冼笃信发现商机,文艺青年张宝全、知识分子冯仑甫登海岛之际,一切还皆不明了。

那些混沌的梦想,曾经虚幻杂色,但也都是现在“顺理成章”的开端。

他们离开过海南,现在都回来了。他们的梦想也与海南梦一同,逐渐清晰。

海南印象

中国周刊 朱学东

一个喧嚣的春节结束了,广州飞往海口的机票骤然降到50元。

每当北方冷风袭来、雪花飘起的时候,内地富裕起来了的人们,如南徙的候鸟,络绎于途,前往海南,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中国海岛。

这个时候,人们并不会去想,历史上的海南,却是孤悬海外的瘴疠之地,是罪臣贬官的流放之所。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如今再读到唐朝宰相杨炎被贬崖州司马时留下的诗句,也许只会相视一笑,心生感慨。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莫不如是。

·1·

“我要去海南了!欢迎你们毕业以后也来天涯海角!”

回过头来看历史,有时真的很有意思。

1988年夏天,人民大学我的一位学长,这样豪情万丈地跟我们说,他毕业选择了去海南某省级机关工作。

如今上海新“地王”,上海证大的老板戴志康,也是那个时候从人民大学毕业,选择去了海南,做证券,后来在海南创立了海南富岛基金。

就在这一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歌唱家李双江重新演绎了革命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从此,这首歌,成为海南岛最大的一张名片。

新年过后不久,海南建省。

今天来看,春晚名曲翻唱、海南建省、大学生毕业选择,这三者之间,隐隐然有了必然的联系。

有意思的是,1980年代,海南几次重大事件,似乎都与传唱甚广的歌曲联在了一起。

1984年,同样是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沈小岑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风靡大江南北。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海南人都忙着进口汽车。媒体报道说,1984年一年海南进口了89000多辆。后来导致时任海南行政区主要党政负责人分别受到严厉处分。

20多年之后,我在广州工作,还时常听广州各界人士为雷宇(时任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抱屈。

1990年代初,我在北京印刷学院教过的一位海南籍学生,毕业分配回海南某印刷厂,一年后因公出差北京时,也趾高气扬地说:“要地么?要地找我。”

当时我尚在象牙塔中,对海南之事懵懂无知,只觉学生的说法,荒诞无稽,可笑之至。直到后来,才知道,可笑的是自己。

2007年下半年,我参加人民大学70年校庆,巧遇那位大学学长,如今他依然在省级机关任职,风采不改当年。当我提到去过海南两次时,他一面责怪我不跟他联系,一面依然兴致勃勃地跟我说:“学东,欢迎再来海南看看,大不一样了!”

·2·

3月5日、6日,北京天桥剧场,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此公演。

这是一部烙在几代人心中的经典,吴琼花、洪常青和南霸天,还有“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那首激昂向上的歌。

我最早知道海南岛,就是通过电影《红色娘子军》。

虽然海南曾是蛮荒瘴疠之地,却也出了不少人物,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布业始祖黄道婆,就是在海南学艺的。历史上有名的大清官海瑞也是海南人。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深刻影响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祖籍就在海南文昌。

海南建省以来的第一次热潮,“淹死”了不少精英,但却也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多姿多彩的一页,尤其称得上是房地产的“黄埔军校”。如今在中国房地产界、证券界,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与当年的海南的房地产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冯仑、潘石屹、张宝全、任志强、曾伟(北京棕榈泉)、易小迪(阳光100)等,都曾经在1990年代初的海南做过房地产,如今冯、潘、张等,再度在海南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而鼎晖的,那个时候,也是和他们一起在海南做地产。新希望的刘永好,当时也曾在海南注册过公司。

去年跟海口市工商局闹出“砒霜门”事件的农夫山泉,其老板钟,在海南建省之前就已奔向海南,1993年在海南成立了养生堂,养生堂的龟鳖丸广告,曾经充斥过电视荧屏。

收购沃尔沃,上演“蛇吞象”的吉利老板李书福,1992年也曾杀向海南房地产,不过却折戟沉沙了。他不像冯仑潘石屹等,愿意谈当年海南往事。

当然,这些如今声势煊赫者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当初的胜利者,后来走了背运。

2009年11月底,昔日吉林“首富”、股市隐形大鳄、泛亚系实际控制人范日旭,在长春市中院,被控集资诈骗、欺诈发行公司企业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等6宗罪。范日旭1980年代末就在海南打拼,由此发家。

昔年证券市场著名庄股思达高科,它的庄家吴旭,在海南靠房地产发家,1990年代早期,便是海南商界的风云人物,与前海南首富冼笃信等,曾被推选为1993年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1990年代后期,开始活跃在证券市场上。

当年在市场上长袖善舞、赫赫有名的《传世藏书》者、诚成文化老板刘波,如今已经远遁海外销声匿迹。海南建省之后,也在海南打拼,据说也是在房地产上挣的钱。

当然,海南热中出产的不仅仅是那些商界大鳄,还有韩少功和《天涯》这样的文人和刊物。虽然在那波热潮中,并非主流,但他却赢得了我的尊敬。

那真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虽然惨烈,却有说不完的故事可回忆。

·3·

海南的传奇再次上演了。

不过,如今的海南已经大不一样了。

年前我参加海南凤凰岛在北京的推介会,当时,我惊诧于眼前看到的景象,疑惑,这奢华影像描述的,到底是迪拜,还是海南?

也许,这并不奇怪。因为有人说,要把海南打造成中国的迪拜。如今社会上演绎的,都是到海南置地买房子的故事。

除了张宝全、冯仑等专业房地产开发商之外,各类企业甚至高校,也都在海南置地建房。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年前也与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当地政府签约,圈下800亩地,用于建设本山影视基地。甚至,连我同事的老母亲和她的那些朋友们,也都在谈论海南房价,为只买一套或没买而后悔,与当年股市火爆时如出一辙。

虽然媒体上有提到1990年代海南地产泡沫的教训,但前往海南者,却依然勇者无惧。没有人在意那一次几乎全军皆墨的悲剧。

那一场热潮之后,媒体报道说,海南留下的烂尾楼总数有600余栋,直到2006年底,好不容易才处置了80%的半拉子工程。而很多曾经风光一时的人,如今还在靠开出租车为生。我也不知道那位海南籍学生,如今是否还在海南,在做什么了。

但如今烂尾楼,也咸鱼翻生了。

时代真的变了。

小时候上地理课,老师讲到海南岛时,曾提到过海南有十八怪,我至今还记得其中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大姑娘不系裤腰带,老太太爬树比猴快”。后来去海南时,我还跟海南的朋友开玩笑。

如今随着挖掘机的推进,这些大概也都已不见踪影了。

好在白沙、碧水、蓝天、椰树还在。虽然人和高楼大厦更多了。

国际旅游岛的味道真的越来越浓了。

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