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再大也要留有余力”,这是孙陶然后期日益成熟的创业方法论中很重要的一条。就像挥拳打架,一个拳头抡圆了打出去,若是没有后手和预备队,而前手又打空了,势必会跌跟头。 1996年,蓝色光标成立;1997年,《生活速递》高尚社区直投杂志创办。这应算作孙陶然的第二、第三次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成为国内公关业第一股的蓝色光标。光标一词,即IT术语。单从名字上看,蓝色光标的诞生,便和电脑行业分不开。彼时IT行业飞速发展,造就本土公关公司蜂起。而今天,国内大多数公关公司都是从IT起家的。 只是,轻资产的公关公司,在当时很容易被人误解为“皮包公司”。可就是这家“皮包公司”,2008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并于当年获得4000万元投资。业界哗然。更厉害的是两年之后的2010年,蓝色光标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公共关系行业的第一股。 ——何以如此生猛? 蓝标创办之初,博雅、万博宣伟、奥美等国际公关公司已将业务范围拓展至中国。但孙陶然和赵文权认为,外资公关公司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和解决中国企业问题,本土企业大有可为。 与之同时,国内公关公司“夫妻店比较多”,蓝色光标在创立之初便确立了超前的股权结构。孙陶然、赵文权、徐志平、陈良华四个北大人和中南财大的吴铁,五人以均分股权的方式创立了蓝色光标。 若在传统制造业,你会很难想象这种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因为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单个创始人一股独大。但在高度依赖智力资本的公关行业,这样的股权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制衡效应,支撑了蓝标未来十多年的持续发展。 创业初期的蓝标,有着典型的土狼色彩。“结果导向”是其创新之处。 一般而言,欧美公关公司的取费模式是过程导向,按时间收费。就像律师打官司,无论输和赢,都要按先前商定的价钱收费。但同样是“打官司”,蓝色光标承诺,“打赢了才收钱,打不赢不收钱。” 彼时,本土企业鲜有聘用公关公司的意识,蓝色光标的客户主要是国际公司。在给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蓝色光标也不断被这些国际客户“教育”,跟随他们成长。最终,从零开始的蓝标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一大批稳定的本土客户也开始粘合起来。 比如联想。1998年,联想开始接受蓝色光标的服务,目前其把一多半的公关业务都交给了蓝标,双方合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之久。 尽管说孙陶然进入公关行业属于误打误撞,但这段经历却给了他未来创业的价值启示—— “很多好企业的倒掉,一半是因为股东之间的折腾。选择好股东是创业的头等大事,其需要具备三个资质:1.志同道合;2.认同合体规则;3.出资,不要给干股。创业期的公司应该优先选择能够带给公司资源或者经营经验的人做股东,慎重接纳单纯的财务投资人。” (责任编辑:admin) |